宫花为聘[红楼]_74(2 / 2)

加入书签

贾琦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更这些人打这种无聊的官司,也没有这个意思,拿这么多的金钱给别人刷名声。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操蛋。

你的道理再正确,没有足够的文彩,文章不够华丽,或者不够风|流别致,不好意思,没有人会看。

就是商人们愿意看,就是商人阶层双手双脚都赞成贾琦的观点并且很乐意执行,不好意思,只要你的文章是白话文写的,总有那么一群老顽固会以你“文彩不够,学人家出什么书”为由将你贬斥得一文不值,更严重的,就是这些老顽固们联合起来运用他们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将你封杀。

对百姓民生有用?能够指点国家未来的出路?

这种东西,重要吗?

这些人连管仲都看不上,只承认孟子是亚圣,又怎么会理会贾琦这个小鬼头?贾琦如果写文章也就算了,如果贾琦发表了什么有关经济的文章,他们一准联合起来,不把贾琦骂得严嵩第二决不罢休。

这也是为什么,贾琦明明都已经写好了,依旧把这些文章束之高阁。

贾琦很清楚,这些文章拿出去,没有几个愿意全部看完,跟薛宝钗这种人甚至会觉得贾琦不务正业,甚至还会指手画脚,为贾琦指点“正确的路”,唯有林黛玉,会认认真真地看,会帮贾琦修整、润色。

贾琦只能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林黛玉。

他能依靠、信任的,也只有林黛玉了。

握着这些文章,林黛玉忍不住问贾琦:“阿琦,你可知道,你把什么东西交给了我吗?”

贾琦道:“没有办法啊,除了姐姐之外,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谁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地读完这个之后,再仔仔细细地思考这里面的真意,然后尽心修改。而且,我对最后的书稿的要求也高,要跟内阁发布的各种诏令一样,添一字则繁,少一字则词不达意,又要文彩风流,跟西厢记一样,明明一个根本就不得见人的风流韵事,竟然被千古传唱。我要的就是那种文字效果。”

“你这是拿我比王实甫吗?”

林黛玉听说之后,忍不住捏紧了手里的文稿。

此时此刻,林黛玉心中充满的,除了因为贾琦的信赖而产生的感动,更多的,则是因为巨大的挑战性而产生的战栗感。

文人相轻是事实,可青史留名,也是文人最大的荣耀。

这些文稿毕竟不是唐传奇莺莺传那种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枯燥的经济原理、数据分析,以及残酷的事实实例。

可以说,这样的文章,要写出那样的效果,其难度,绝对不下于史记、资治通鉴。

如果史记是史家之绝唱的话,那这些文稿的完本,完全可以称之为商家之绝唱。

因为贾琦的托付,也因为清楚这些文稿的重要性,林黛玉修改得极为小心。

因为她很清楚,文彩不过是为了因为那些老顽固们的反对才被需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容。

文彩华丽,也不过华丽几十年罢了,可这些书稿里的内容,足够让贾琦青史留名。

所以,林黛玉宁可慢些,一点一点地来,也不愿意对这些文稿改动太大,以致于让人产生了歧义。

这是一桩十分艰巨的工程。

在沪州府知府衙门后院的书房里,经常可以看到林黛玉和贾琦肩并肩地坐着,一起看邸报,一起读账本,一起看各种公文。

要达到贾琦要的那个要求,就必须对这个世界有足够了解。

贾琦从来都是鼓励林黛玉多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林黛玉也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需要学习了,相反,林黛玉很喜欢跟贾琦讨论各种事情,有的时候林黛玉的话能够激起贾琦更多的思想的火花,贾琦跟林黛玉谈着谈着,就会抓起笔,在纸上唰唰唰地写。

又一篇文章就会应运而生。而每一篇这样的文章,都会被林黛玉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反复阅读,为日后的整理做准备。

在他们共同的书房里面,那座一丈多长的沉香书案边上,贾琦和林黛玉经常并排坐着,或者阅读文件凝神思考,或者飞快地校对着账本,或者不时地翻着那些邸报,低声讨论。

其实,贾琦也好,林黛玉也罢,在贾琦跟林黛玉说起太上皇的身体状况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京师已经出现动乱的预兆了。

可是,贾琦和林黛玉万万没想到,竟然不是京师先乱起来,而是他们身边先乱起来。

事情是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