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毛羽健之死(2 / 2)

加入书签

曹化淳一看,顿时心里就不爽了,暗道这岳肃老儿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怀疑黑衣人是自己的人,还真是倒打一耙,虽然曹化淳还不能完全确定黑衣人是毛羽健的手下,但是最起码可以确定七八成了。

崇祯看了岳肃的表现,自然是笑了笑,暗道这些文人还真会演戏啊!都到了这一步了,还在演戏,只是这岳肃要是有毛羽健一半的聪明,就不会落到被人当枪手的地步。

“黑衣人是什么人?”崇祯有些冷漠的对岳肃问道。

岳肃并没有意识到崇祯语气的变化,反而是再次说道:“启禀皇上,臣也不太清楚,不过曹公公应该挺清楚的。”

在岳肃看来,这些黑衣人既然已经全部死了,那就等于是死无对证了,所以他坚信,只要自己和毛大人不承认,那就没事。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毛大人已经回到了家里,恐怕不久自杀的消息就会传来,而且崇祯对于这件事至始至终都没有问毛羽健。

之所以询问岳肃,是因为崇祯想看看,岳肃这个人到底还能不能用?岳肃这个人在崇祯心中,还是非常不错的,最起码是不爱财,而且才能也是有的,就是身上有些腐儒的缺陷。

不过崇祯并不在乎,什么人没有点确定啊?至少岳肃的缺陷,是崇祯可以接受的。毕竟,他不可能将所有的官员都给送进地狱,所以崇祯愿意去给岳肃一个机会。

这边,崇祯听过岳肃的话之后,当即勃然大怒,直接“啪”的一拍桌子,当即指着岳肃斥责道:“大胆,还敢胡说?堂堂的朝廷三品大员,自诩圣人门第,你看看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胡说八道,自以为是。朕本来念你不好财物、有些许才华,还想饶你一命。现在看来,你竟然敢欺君犯上、不思悔改。朕看了,饶你不得。

来人,给我将他夺职罢官,拖出去,交由刑部、大理寺审问,定罪。”

岳肃一听,当即大惊,连忙冲着崇祯求饶道:“皇上,饶命啊!饶命啊!臣招,臣全都招。”

然而,他的表现让崇祯实在是太失望了,崇祯再次坐在椅子上,只是冲下面摆了摆手,然后便不再理会岳肃。

正在等待的两名护卫,一看皇上的反应,当即不再犹豫,直接架着岳肃给拖出了乾清宫。

一旁的曹化淳被吓的整个人一动也不敢动,汗滴从额头上滴了下来,他也不敢去擦。

崇祯看到岳肃被拖走之后,瞬间便将这件事给放在了脑后,一个岳肃还不值得他去生这么长时间的气。

“起来吧!别跪着了,这次的事情,虽然你拖了很久。但是总体来说,也算是办成了,朕也就不怪罪你了。”崇祯看了看依然跪在地下的曹化淳,想了想说道。

“谢皇上。”

曹化淳顿时松了一口,暗道这件事总算过去了,他先是揉了揉自己的膝盖,感觉到差不到了,这才慢慢的站了起来。

“这件事情虽然办成了。但是,以后得北京城,真不希望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崇祯扫了曹化淳一眼,然后语气平静的说道。

“是皇上,奴婢知道了。”

崇祯说罢之后,随后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屏风,然后认真的说道:“别在后面待了,你也出来吧!”

曹化淳一听,顿时目光看了过去,一看竟然是黄德在里面,只见黄德恭敬的走了出来,然后对崇祯施礼道:“参见皇上。”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严肃的说道:“这件事,锦衣卫也有责任,堂堂的朝廷大员,天子脚下,竟然敢豢养死士,朕不知道你们锦衣卫是做什么的?直到最近才发现。”

“皇上,臣领罪,还请皇上治罪。”黄德当即严肃的对崇祯说道。

崇祯看黄德如此,便在没说什么,而是直接摆了摆手说道:“算了吧!以后注意点就行了。辽东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黄德一听,当即抱拳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派遣了几名锦衣卫的骨干,前往辽东,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消息。”

“嗯,这件事要严格监视,不允许出现一丝错误。”崇祯严肃的对黄德说道。

“是皇上,臣知道了。”

“你们下去吧!”

“是皇上,臣等告退。”

两人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了紫禁城中,崇祯也将心思收回到了朝政之上。

看着眼前的奏折,崇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与无奈,无奈的是,这些朝廷大员,只平静了这么一段时间,就开始忍耐不住心中的躁动。

朝廷上的事,就是你争我夺罢了,想躲开,就不要去碰权力。

想到这里,崇祯也是摇了摇头,随后将这些奏折放到了一旁,打开了一份比较特殊的奏折。

为什么说特殊那?因为这份奏折并没有内阁的任何批复在上面,而且也没有任何官员的名字在上面,内阁将这份奏折放在了最上面,但是却只字未提。

崇祯打开奏折看了起来,这份奏折崇祯在早上的时候,已经让人给粗略的说了一下,感觉这个事还挺有趣,便再次细看了起来。

如今的崇祯,为了将自己的效率提升,便让一些太监在早上,先将每个奏折里的内容给自己粗略的阅读一边,然后自己再根据里面的奏报,先捡重要的去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崇祯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减少了崇祯的压力。

这份奏折是英国公张之极,带领众多勋贵一起上奏的。这份奏折是上给内阁的,当然了内阁也是不想管这些勋贵们的事情,于是便直接来到了崇祯的乾清宫。

在奏折中,张之极和众多勋贵,希望内阁能够查清楚身在东厂诏狱西宁侯宋诚等人的罪责,然后按照明法公正判处。

在奏折中,并没有丝毫为这些人说话的句子,但是奏折中的意思,却让内阁大臣,以及崇祯看了一眼之后,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