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漠南之变(2 / 2)

加入书签

整个朝堂近五十多位官员被罢官的罢官,被带走的带走,一时间整个京城人人自危。

同时,锦衣卫开始了各地的抓捕工作,南京吏部尚书林汝翥、河南布政使张一光以及各地近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员,被全部缉拿进京。

但是,面对朝廷提供的证据,周延儒却拒不认罪,负责审问的左都御史范景文、刑部尚书郑三俊、大理寺卿张九德一时间全部拿周延儒无奈了起来。

周延儒身为朝廷军机大臣、内阁大臣,刚刚审问的时候,崇祯便下令,不准对周延儒用刑。

崇祯此举,虽然让三人有些为难,但是却得到了朝廷官员的支持。

而对周延儒了解最多的,无疑就是他的敌人温体仁,所以崇祯便指向了温体仁。

温体仁虽然被抓了起来,但崇祯却并不准备杀他,只打算将他罢官就算了,毕竟做了这么多事,总不能真干这种兔死狗烹的事情。

果然,如崇祯所料的一般,温体仁上去之后,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将周延儒的话给套了出来。

至于何如宠,因为吏部考核一事太过招摇,证据被直接给找了出来,就算是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随后,崇祯下令斩周延儒、何如宠等主要犯人。

温体仁、徐正、王永光等人被罢官回乡,还有一部分人被直接流放三千里。

自此,朝廷内部的党派,被崇祯连根拔起,崇祯并没有按照惯例,任用一些老人,而是提拔了一些新人。

正当崇祯筹措满志,准备大展宏图,开始重振大明的时候。

四月五日晚,宁夏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终于到达京城,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在得到战报之后,立即在乾清宫门口求见崇祯。

此时的乾清宫,灯火摇曳,崇祯正在策划朝廷打造战船一事,目前水师的款项已经拨到了,但是明朝的制造司,因为已经常年没有打造过大型战船,导致现在的明朝,根本没有制造大型战船的能力。

而且明朝的大型战船的图纸也已经消失不见了,就算是没有消失,崇祯也明白,此时的明朝战船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

如果崇祯记的不错的话,此时距离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已经一百多年的时间了,而且英国已经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也就是说,西方已经早早的开始了殖民的活动,开始掠夺世界的资本,下一步就是工业革命。

此时的明朝,却没有了制造大型战船的实力,这让崇祯如何不担心?

正在崇祯忧心忡忡的时候,王洽、李标等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启禀皇上,有紧急战事发生。”

“什么事?如此慌慌张张,放心吧!天塌不下来,慢慢说。”崇祯语气温和的对进来的四人说道。

四人分别是四位军机大臣,其中,李标和王洽是之前就是的,他们身后则是被崇祯刚刚晋升军机处大臣的礼部尚书吴宗达以及户部尚书马懋才。

众人听到崇祯如此说,不由得安定了下来。

崇祯这时将目光看了过来,这时,王洽率先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刚刚宁夏巡抚王振奇传来八百里加急。

漠南河套地区的插汉、虎敦兔两部,联合其他小的蒙古部落,于崇祯五年四月一日晚间,对宁夏府突然发起袭击。

宁夏府没有防备,导致宁夏城被攻破,宁夏总兵官贺虎臣战死。

蒙古人在宁夏城烧杀抢掠之后,放弃了宁夏城,于二日中午返回河套地区。

宁夏巡抚王振奇请求朝廷立即出兵惩戒河套地区的蒙古人。”王洽虽然语速说的很慢,但是情绪却有些激动。

“另外,据王振奇所报,蒙古人夺下宁夏城之后,屠杀了城内的居民。

城内本来拥有几万的人口,被屠杀的十不存一,大量的房屋被烧毁。”一旁的李标看王洽并没有说清楚,于是当即补充道。

崇祯听过之后,不由得沉默了下来,漠南的问题是该解决了,不过要想彻底解决漠南的问题。

就要放弃大明现有的九边防御体系,因为这个体系虽然多次挽救了大明。

但是,也成功的阻止了大明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领土一点点被蚕食,大明如今的大臣,拥有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如同井底之蛙一样,活在九边体系无敌的美梦中。

看着崇祯不说话,几人顿时有些着急了,这时李标再次站了出来,看着崇祯试探性的问道。

“皇上,是不是立即派兵支援宁夏府,剿灭河套蒙古各部。”

“剿灭倒是容易,但是以后那?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样,狼子野心,一时的拳头,是打不垮它的精神的。”崇祯转头看向几人,悠悠的说道。

几人顿时沉默了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们也知道这些事情只能解决一时,但是总不能因为解决不了,就不去解决吧!

“启禀皇上,自前些年蒙古人多次犯边扰民之后,我们便停止了与河套蒙古各部的贸易,但是,此举却遭到蒙古各部的仇视,所以才会有了今天的祸端。

臣以为打垮漠南河套地区的各部之后,边境则可立即开通互市,这样一来,蒙古人就会体会到向大明求和的好处。

到时候,大明就能一举和平解决边境的问题。”

听到王洽如此说,他身后,刚刚就任军机处大臣的礼部尚书吴宗达,直接站了出来。

只见他不满的对王洽说道:“皇上,王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

如皇上刚才所说,蒙古人与女真人不过是狼子野心,无论大明对他们再好,反过头来强大了,都会咬大明一口。

臣以为唯有大明实施对漠南草原的掌控,施以仁政,以儒家学说教化蒙古人,才是长久之计。”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