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熊耳山保卫战十三(1 / 2)
站在小山坡上,李国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山谷里的战斗!
战场上的形势清晰地映入眼帘,说实话,尽管这帮鬼子兵只是后方守备部队,战斗力放在所有侵华日军中只能算是中等。
但即便是如此,这帮鬼子的战斗力依旧不是一般的中国军队所能抗衡的。
尽管他麾下的部队也是经过艰苦训练出来的精锐,但是受限于整体兵源的素质,战士们在战斗意志以及文化程度上都远远比不上山下的小鬼子。
而这一切都最终表现在了战斗力上,因此部队一旦与小鬼子展开面对面的白刃战,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李国耀皱了皱眉头,对着一旁保护他的徐子玉说道:“让手枪队上去吧,命令兄弟们能用枪解决尽量用枪!”
“是!”
随着李国耀的命令,一百多名手持双枪的战士从山坡上冲下来,加入战斗。
只见这些战士进入战场后,迅速扣动扳机,战场上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过后,大批挺着刺刀的鬼子兵倒在地上,一个个死不瞑目。
山东游击总队的手枪中队是李国耀仿造第59军的手枪营组建的近战部队,说实话,就手枪的战斗力而言确实不高,因为在所有武器装备中,手枪只是自卫武器。
因为手枪发射的子弹弹头轻,装药量小,有效距离一般都较近,能在五十米内有杀伤力的手枪就算是好的了,绝大多数的手枪有效杀伤半径只有十多米,在动辄纵深几公里以及十几公里的阵地战中作用有限。
正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军队中手枪一般只配发给军官,以及二线部队做为防身用武器,野战部队几乎都不会大规模的列装。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的部队都是这样的,最起码在中国就有例外,全世界成规模装备使用手枪的军队,唯有中国军队。
根据记载,民国时期,自军阀孙传芳,至西北军,乃至红军,均极喜好组织装备“手枪队”,尤以冯玉祥为最,动辄成营成旅。
冯玉祥的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失败后,部队被张学良整编,而组建手枪营的传统被29军继承,其中就包括张自忠的38师。
长城抗战中,29军喜峰口大破日军,说是大刀队干的,实际上就是手枪连,装备的主要武器是手枪,除此之外人人一把大刀。
七七事变之后,张自忠的38师与独立第26旅等部编组成立第59军,张自忠为军长,38师师长由黄维纲接任。59军成立之后仍保留了手枪营连的编制,并在接下来同日军的正面较量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第59军的手枪营李国耀之前在蚌埠前线见过,他们所有人都是从全军中抽调的精干力量,能够被挑选进入这样一支队伍,首先必须忠诚;其次身体条件也要出众,不说百里挑一,也要强于大多数人;最后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以战斗力是极强的。
而这支部队装备的而武器主要就是驳壳枪,也就是我们熟悉的20响盒子炮,它可以单发或连发,近战火力很猛。
除了20响盒子炮之外,手枪营还下辖一个手提机关枪连,手提机关枪就是冲锋枪。
中国装备最早的手提机关枪就是德国的MP18和MP28冲锋枪,因为中国军队火力匮乏,所以常常被当作机枪使用。
红军18勇士强渡大渡河时正是使用的这种武器,成规模后火力相当猛。
手枪营不仅仅是第59军的侦察部队,同时它还是高级长官的卫队。
在李国耀看来,他们更像是一支专门用于执行特种任务的特战队,只不过相比于真正的特战队,他们还是略显粗糙,战斗力方面也难以和后世那些特战队相比。
在见识过这支部队的强悍战斗力之后,李国耀当即也命人组建了一个手枪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