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布局(2 / 2)
谈到这里,谭振华总算弄明白了这帮人趁着自己到来开这样一个会的主要目的了,他们是憋着让自己掏腰包呢!
谭振华当然不是不舍得掏这样一笔钱,毕竟做为重生者的他,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个人计算机的市场会迎来怎样的大发展,尽管在他的前世,ARM其实是放弃了这项业务,个人计算机行业中排名榜单的前几位也基本被米国及后来华夏的几家巨头所垄断,也有无数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不过他认为只要操作的好,ARM计算机,也未必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地位。
不过在不列颠投资一条个人计算机的生产线……谭振华可绝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好主意。
别的不说,就不列颠的工会,对于外国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很难迈过去的坎。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前世网络上的无数报道让谭振华知道,不列颠的工会组织,可是与不列颠政府、企业主构成不列颠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整个蓝星上能与之匹敌的国家都不多。
而且,习惯于用怠工或者罢工来解决问题的不列颠工会,实在是不列颠所有企业主的公敌……好吧,小谭谭得承认,他此刻考虑问题的立场,是彻头彻尾的万恶的资本家立场。
这其实也是日后全球的制造业向华夏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86年开始,当时依然穷困的华夏勒紧了裤腰带强制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这项使得华夏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孩子们拥有了受教育权利的重大国策影响极为深远,绝大多数华夏孩子都因此得到了以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不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的中坚和精英,也培养出了全世界基数最大、最遵守纪律,同时也是素质最高、最吃苦耐劳的一群产业工人,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什么,童鞋你说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地?
呵呵,一个拥有8亿文盲的国家你跟我说他能做好制造业?
虽然按照印地官方的统计口径,其国民的文盲率只有大约30%,按其人口数量,也就是大约3亿多人,不过么,印地的官方统计,大家看个乐呵就行,因为他们认为的非文盲就是能写全26个字母和自己的名字……
对了,华夏!
尽管现在还是1983年,华夏还没有成长为那个日后傲视蓝星的“世界工厂”,但是谭振华知道,那一天,其实并不遥远,也终将到来。
既然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不能借着这次ARM需要重构供应链的机会,将这一步棋落在华夏?
想到这里,谭振华的嘴角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他抬眼望向了窗外,目光却穿透了伦敦城的雾霾,越过风急浪涌的大西洋,跨越浩瀚如烟的太平洋,落向了那座未来的世界电子之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