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43(2 / 2)
他稍稍走神了一会儿,很快又警醒过来,盯着林先生,生怕自己方才听漏了什么。好在林先生自己也正沉浸在对不知哪任考官抑或是科考本身的怨慕情结里,没注意到他的异常。
他提起笔随意记了几句,林先生神游归来,看他记下了自己说过的要求,便嘉许地点点头,继续讲:“古人文章,有骈文、有散文,时文里也分骈、散二部分。开头从破题到起讲为散句,中间八比相偶相对之句,就近似于古之骈文,但对仗要求的不那么工整,只要文义并立相对即可。八比之间又有散句过接,最后又以一段散句结束全文,总归本题,这便是经义文全篇的结构。”
这回他并未拿程墨集让崔燮看,而是专门作了一篇短短的范示文章,指给他看:“文章要承发题旨,要议论,借古人之口发你心中之声,全在这八比偶句之中。其中一二比领承‘题前’,也就是古人说‘起承转合’中承的部分。要写虚不写实,扣住题目发出自己的议论,以提起全篇之势。”
林先生那篇文题出自《论语·八佾》,题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承题的二比便是领承起讲部分所说的“《韶》乐彰显大舜功德之盛”的意思,不沾一个美字,而从奏乐的笙箫琴瑟与舞者所持的干戚羽旄两方面写尽韶乐之美,扣住题面上半部分的“《韶》尽美矣”。
崔燮穿越之前那么多年都以为韶乐就是个琴曲,读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句时从来没有代入感。如今读书多了才知道,人家看的是零距离舞台的大型歌舞剧,在东周那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影,也没多少书可看的时代,估计他看完了也能怀念三个月。
当然,不知肉味就算了。
他的指尖在桌子上敲出节拍,反复吟诵了几遍,赞叹道:“我读先生这两句,也有心融于文字之间,百读而不倦的感觉。”
先生淡然地、微微地一笑,指着那两句比偶的对句说:“这两句用的是剖一为两的手法,将韶之美分剖为音之美、舞之美。若换了意思单一的题目,就将其题外之意补进去,或是一正一反、或是一明一暗,相互呼应着阐释题目,但又不能把题目一步写尽。”
指尖一划,略过下面的散句说:“一二比提起全文后,可以在此用三四句散句点出题目,使文章处处扣题,上下浑融一体,不致散漫拖沓。若是前面入题部分已点明全题的,也可以略过不做。”
散句之后又是一对与前二比内容相承接的对句——这年头也很淳朴的叫作三四比。
这两比中以韶乐之声比凤鸟之鸣,以九韶之舞比百兽率舞。粗粗看来,三四比只是承接一二比,将题目中的《韶》尽美之意加以闸发,但凤凰鸣叫和百兽率舞在经书里又有别的意思,那是指代圣王之世的。
所以这两句不只描摹乐舞的音律舞姿,更是承上启下,往前扣了一步题目,写出了《韶》乐之善。
林先生浅浅地摇晃头颈,无声地吟咏着那两句得意之作,点拨道:“三四比是全篇的脊梁,承上落下,从题目上半转入下半,要转得利落稳妥。或用二三句,或用五六句,不要太长。之后再用几个散句过接,直入下半题。五六则算是三四比的补充,写尽下半题之意。
“这两句就是‘起承转合’中的‘合’,可以承接三四比的内容,也可以更进一步阐发题意。五六比开头要以虚字开头,承接上文的用‘盖’‘惟’‘若此’‘是故’;若不顺承三四比而另开新意,就用‘且’‘况’‘或谓’这样的词。”
他那篇文里就是顺承中二比,以“盖其声之美”开头,仍是从音容两方面作比偶句,又递进一层,深入解释韶乐之美不仅美在音律乐舞,更美在其淳化风气之德。
八比文章到此已经完了六比,只剩下最后两比和一个散句结尾。崔燮看到了下课的希望,精神微振,拉长笔记本,将笔尖虚虚提在新的一页白纸上,等待记完这最后一点关窍。
林先生也有点放松,指着文章最后那对比偶句说:“五六比之后,文题的意思差不多讲尽了,七八比就再次总归本题,呼应上篇全文。”
最后两比的要点在于收束,束而不断,引出悠悠余思令人回味不绝。毕竟底下还有个大结待写,不能真把这两比当作结尾。
“过去也有制义大家舍了最后这两比不作的,不过去年会试后出的程文是以最后两比收束全文,引出余思的。时文时文,就是时新之文,应考时要按着最新的程文范式来做,学前人文章只学思路笔法,不要学那过时的结构。”
讲到这里,林先生的神情彻底散下来,有种已经讲完课的感觉,站起来伸了伸腰,回头对他说:“大结就随你去作,此处用几句结也可,十几句也可,依着题目发你自己的心声,不必拟学别人了。”
崔燮满满地记了一张纸,也直了直腰,又拿起先生那篇文章认真研读起来。
林先生在屋内转了两圈,活散筋骨,看外面太阳快升到中天了,腹中也微微鼓鸣,便吩咐他:“今日先讲到这里,今日回去便以这篇为题,仿写出一篇来。我也不求你立刻做出好文章来,只要结构准确,对句严谨工整即可。”
见崔燮答应得痛快,又想起一件事,往外迈的步子顿住,指着桌上的程文集吩咐:“既然你能背完《六家文集》,往后也从我这里拿些当代名家的程文回去背,品味其中的辞理、文脉。”
崔燮这些日子虽然专注《四书》,也没撂下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每天睡前还要按遗忘规律复习十几来篇,背成习惯之后也就不怵头背文章了。何况八股文有体例在这里,保证按破题、承题、起讲……到大结的顺序来,这样有格式、讲韵律的比散文更好背。
他从桌上找出一本没看过的文集,跟先生当面借了,重回课堂自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