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制式银币(2 / 2)

加入书签

光中银元正面为“光中银元”及“顺天应人”字样,背面则是继天立极四字,天字上一层居中,下一层并列继立极三字。

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一条鞭法以来,赋税多征银上交国库。由于明朝并无小面值的制式银币,百姓所用多为碎银子,征税时就需要将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融化碎银造成的消耗就是“火耗”,实为明季一大弊政,中间暗藏许多贪赃枉法的环节。

吏员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火耗成为官员和吏员的重要收入。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

李来亨派遣白鸠鹤督造制式银币,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火耗弊政。而且光中银币做工良好,面值较小,也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要知道此前多尔衮在北方颁布剃发令,以此为端由搜刮北方士绅的财产,得以聚集了多达数千万两的巨额财富。

后来代善撤离北京以前,又纵兵大掠,获金银以千万计。

大顺军在徐州击败多尔衮时,已经缴获了巨额白银。后来刘芳亮追击代善时,又另外缴获一大批金银财货。

所以李来亨的手中,光是现银就不下七八千万两之多。如此庞大的白银储蓄,就很方便他推行制式银币、废除库平银的政策了。

此外制式银币的推广,也有利于促进财政货币化,免去宋明以来所谓“贯石匹两束”的一大堆繁复单位,减少会计环节中的贪赃枉法。

大顺通过营庄制,在光中二年大体控制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江宁、苏松、浙江全境以后,今年收到的夏秋粮已到了九千万石之多。

所以李来亨若要依靠手中的粮食,直接发行粮本位的纸币,问题也不大。只不过那样的话,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旧会受到阻碍,剩余资本只会继续流向土地,与他的规划蓝图相冲突。

因此他才放弃了更为稳妥的粮本位,而用发行制式银币,以及借口军事需要铸炮来限制铜钱流通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白银货币的流通。

林猫猫自然领悟不到“光中银元”背后隐藏的种种思绪,她主要是感到银元做工精美,比寻常碎银要方便使用很多。

光中银元的用料和实际重量,实际上都低于它的官定面值。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不法商贩敲下银币边缘一圈的白银牟利,也可以使得朝廷在发行制式银币的过程中赚取一定铸币税。

它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精美的做工,甚至李来亨都考虑过要不要直接发行合金币,更进一步减少白银用料的方案,最后确定光中银元还是以白银为主要材料,也是考虑到市场的接受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