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四处打听(2 / 2)

加入书签

一听宁恒没有反对,李经理心下也是一份欢喜,这事如果做成了,到时候县里其它类似的企业,如锅炉厂、水轮机厂、化肥厂这些半死不活的企业就好办了。有前车之鉴,要让它们主动热情参与转制就有戏了。

而土产公司的叶经理一听宁恒支持,也是热情大增,他巴望着自己表现好点,上头能把他调到好单位去。

友谊商场之前的蔡经理,转制后调到了自来水公司做经理。

他打听到供销社的主任年纪大了,马上要退休了,如果他能调到供销社,那就稳了。

宁恒此时又道:“不过我不建议开电器商场,对面友谊商场就是做电器生意的,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咱们县城百姓总体的购买力有限,为什么不开一个其他形式的商场呢?

要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到广东、深圳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走走看看,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嘛!”

商总的李经理知道友谊商场的成功经营是康瑛的能力带来的,原来友谊商场经营不善,康瑛入手之后,就立即转变了整个友谊商场的形象,经济效益扶摇直上,令人叹为观止。所以他倒是颁为赞同宁恒的观点。

叶经理却道:“我们这边的承包人以前是经营电器出身的,他在这个业务领域内熟悉,所以肯定是要做电器商场的,这是承包人当时和我们谈的条件。

我也有想过对面是友谊商场的事,但是现在是自由竞争的年代,优胜劣汰,也很正常吧?

再说,现在不是还讲究一个产业聚集的效应吗?就好像咱们县有服装一条街,小商品一条街,美食一条街一样。

群众要吃什么、用什么、穿什么,就直接到那条街上就可以满足了,还有挑选的余地。

我想的是:友谊商场和土产公司改制之后都经营电器,说不定就带动了电器一条街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亮点。”

叶经理言之有物,也不全然是空洞的理论,宁恒听了也频频点头。沉吟之后,他道:

“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妥,你刚才说的吃、穿、消费这些都是花销不大的,可能老百姓在这家店买了一件衣服,到别家店还会接着买,也有能力买。

然而电器是大宗的消费品,我在这家店买空调,5、6年内肯定不会换,甚至还可能用到十数年。而且往往是买了家电,就把一个家庭的底子都掏空了,没有了消费能力。

所以我说做电器商场,和你刚才说的产业聚焦效应没有什么可比性。我这是为了双方好,你让承包方再考虑考虑?”

李经理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道:“如果不让经营电器,我怕对方不承包。一时半会,要找一个有实力的承包人也不容易。”

“没事,你们大胆转制,如果对方不愿意承包,我可以要康瑛把你们的店面也承包下来嘛,哈哈!”

宁恒这话是带着开玩笑的语气。

叶经理讪讪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了宁恒的底线:同意土产公司转制,但是不同意恶性的商业竞争。

宁恒道:“你们把这份报告放在这儿,我再仔细研究琢磨一下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