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司马骏的大战略(1 / 2)

加入书签

姜维兵进洛水。

犹如在平静的河面上,扔下了一块石块,波纹层层叠叠,由近及远,久久不散。

张雄很着急。

他不知道是继续守在上洛,还是应该尾追姜维,与司马骏一起歼灭这股汉军。

胡奋很着急。

他驻守的函谷关就和洛水隔着几座山,要是姜维一个转向往北,那他岂不是要腹背受敌,潼关有文鸯,背后有姜维,那他胡奋还怎么守?

不过,胡奋并不知道,潼关的那个打着“文”字将旗的,其实已经不是文鸯,而是换成了文虎。

与张雄、胡奋相比,羊祜这一次倒是很淡定从容。

他的第一反应是赵广在搞什么阴谋诡计,武关道岂是这么好打的?沿途关隘连连,晋军只要据守住一处,就能层层阻截,将来犯之敌挡在关道之中。

兵法上讲究虚虚实实,所谓的眼见为实,在用兵上又不全是如此,有时眼睛看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情况,有可能是对手想让你看到的“事实”。

去年的时候,赵广率汉军进入荆州,羊祜曾经将驻地前移至襄阳以南的当阳县,以应对赵广有可能对晋国的袭击,只是让他意外的是,一向莽撞冲杀的赵广在取了西陵之后,竟然收手了。

在往后,汉、吴两国停战,双方不打了。

羊祜和杜预集结了数万兵马,正准备趁火打劫,这汉吴一停战,劫就打不成了。

这是怎么回事?

饭吃到一半,就不吃了。

赵广的这玩的是哪一个套路?在赵广手里吃了多次亏的羊祜决定先按兵不动,等一等再说,这让志在进取的荆州刺史杨肇很是不满。

杨肇有些不服气,带着所部兵马去攻打吴国的江陵,结果被陆抗好一顿收拾,杨肇一路弃甲而逃,要不是杜预领兵接应,差一点连命都没了。

本来羊祜在荆州碌碌无为,晋国朝堂对他还颇有微词,如贾充等与羊祜素来不睦的官员,有意抵毁羊祜纵敌,杨肇这一败后则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羊祜不行,那他起码还保住了荆州,换别人上,说不定比他还不如。

就比如:换你贾充贾公闾去,你能保证荆州不失,而且还开疆拓土,贾充心想我也就嘴皮子利索,与赵广对战,我哪里能行?

羊祜还想再等一等,起码等汉军暴露出了真实意图后,再作决断。

但有人却很按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司马骏。

“打败姜维,全歼来敌!”还不到四十的司马骏正是壮年气盛之时,在晋国朝堂上,他自信满满的发出了胜利的宣言。

司马骏虽然在司马炎跟前打了包票,要将姜维困死在商县,但嘴巴上说说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兵将在哪里?

洛阳的卫卒倒是有,但这些养尊处优的老爷兵,司马骏哪里看得上。

能够在洛阳当兵的,又岂是没有关系的,这些将兵看起来很威武,但也就是充作仪仗兵用用,真拉到战场上,无当飞军一个冲锋,晋军就垮了。

无奈之下,司马骏只能以骠骑大将军的身份,向羊祜和胡奋连续下达命令,让他们速速派遣精兵在宜阳汇合。

为了对付姜维,司马骏还特别关照,要精兵强将,不要派来二、三流的地方郡卒。

羊祜刚接到司马骏命令时,还很耐心的回信,阐述自己的判断:洛水上游河道险峻,汉军东进的兵力不会太多,所以,晋国在宜阳只要聚集万余人马,就能坚守住这一道洛阳门户。

但羊祜这么想,并不代表司马骏也这么想。

只是守住宜阳,那目标定的太低了。

这次汉军派来的,又不是那个无法无天、不按常理出牌的赵广,姜维虽然很厉害,但却并不是不能敌,至少在赵广沓中未显山露水之前,姜维就被魏军诸将打的很狼狈。

羊祜不调精兵来,司马骏就向司马炎告状,对于这位统兵有方的皇叔,司马炎当然相当的信任,前两年的东线江淮战场,就是司马骏东奔西走,帮着司马炎守住了合肥,并把吴国老将丁奉挡在庐江、巢湖一带。

司马家毕竟是一家人。

羊祜再牛逼,和司马炎关系再好,也抵不过司马骏亲近。

被司马炎、司马骏这一番微操作弄的很无奈的羊祜,已经快要气吐血了,他第一次感到,这个镇南大将军、荆州牧做得真是憋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