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 伪传控(1 / 2)
传控,这应该是过去几年世界足坛最热门的话题,几乎无处不在。
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新颖的名词。
众所周知,足球的基础就是传球和跑位。
瓜迪奥拉执教时期的巴萨,虽说是以传控足球著称,但真正令人忌惮的却是他们的中前场逼抢,严格来说,他们的足球理念不是传控,而是尽可能减少对手的持球时间。
所以,很多人觉得,巴萨视控球率为生命,但如果深入地说,巴萨视为生命的并不是己方的控球率,而是对手的控球率。
一个没能拿得住球的对手,自然也就无法威胁巴萨的球门。
过去十几年,欧洲足坛有两支在传控球方面独树一帜的球队,那就是英超温格执教下的阿森纳,以及瓜迪奥执教下的巴塞罗那。
当年杨阳还在利物浦踢球的时候,曾经跟贝尼特斯谈起过阿森纳。
西班牙人认为,温格的阿森纳在传控打法上更接近于荷兰的全攻全守,强调的是稳固防守的基础上,断球后快速反击推进,尤其擅长以两翼来创造机会,而一旦反击没打成,转入阵地战,阿森纳就会凭借着自己的传控优势,压缩对方的空间,再通过长传转移来拉扯防线。
相比之下,瓜迪奥拉的球队更加重视控制。
他们的理念是首先保证球权在手,所以断球后求稳,而不是迅速纵向突击,稳住球权后,再通过自己的缜密的传接球配合来撕开对方的防守。
场面上看相似,但理念却区别非常大,这就导致两支球队的技战术也完全不同,可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却是相似的,例如跑动。
阿森纳一直都是英超跑动最多的球队,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阿森纳那些年之所以年年在后半程崩盘,就是因为板凳厚度不足,球员跑动消耗过大,前半程还能勉强支撑,到了后半程就立马崩盘。
巴萨巅峰的那几年也同样是欧洲足坛最能跑的球队,可随着球员年龄的老去,跑动能力下滑,再加上板凳厚度不足,就逐渐出现了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场面,那就是空有控球率,却无法制造出威胁。
因为,随着欧洲足球整体化趋势的发展,空有控球,没有跑动,是很难创造出机会的。
皇马的整体战术思路实际上还是更偏向于阿森纳一些,主要还是以稳固防守为基础,断球后快速从两翼发动反击,阵地战时长传转移拉扯防线,但凭借着球员的整体技战术实力,皇马的传控球能力要比阿森纳更加出色。
这就让皇马有点像是取了两家之所长,但传控球比起巴萨,还是略有不如。
这个不如是取舍的结果,不是皇马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
跟阿森纳和巴萨一样,皇马的跑动能力非常强,但不同的是,皇马的板凳阵容非常雄厚。
尤其是到了齐达内接掌球队之后,平图斯的到来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球队的这一份实力。
……
萨里的那不勒斯是意甲联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很多人都认为,他踢的是华丽的传控球打法。
可在皇马面前,那不勒斯很容易就暴露出了自己的缺陷。
那不勒斯跟巴萨的理念很接近,追求控球,也就是要减少对手的控球,拼命想要把球权控制在自己的脚下,所以他们跟巴萨一样,很少从后场长传到前场,更多还是从后场推进。
为了保证传控球的成功率,那不勒斯球员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距离,整体阵形紧凑。
任何一名能够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的职业球员,都具备在紧迫逼抢下,在十米范围内,精准将球传到队友脚下的技术能力,没有这一份能力,他根本就没资格在欧洲联赛立足。
但如果扩大距离,例如到十五米,到二十米,甚至更远的距离,成功率就会逐渐下滑,这就需要考察这名球员的技术功底了。
那不勒斯的球员技术能力不如皇马,为了保证传球成功率,他们的球员距离必须保持紧凑,再加上他们从不在后场开大脚,更多是缓慢推进,这就给皇马的防守留下了足够多的准备时间,在丢球后迅速组织起有效防守。
当那不勒斯慢条斯理地带球推进到皇马半场时,皇马已经组织好了防守,这时候那不勒斯的球员就不知道应该怎么传,而他们的球员又不具备像巴萨几名顶级巨星那种,在狭小范围内腾挪闪转,制造出杀机的能力,进攻立马陷入困局。
于是,全场比赛除了上半场哈姆西克灵光一闪送出的妙传外,那不勒斯看似控制着球权,但实际上却没能制造出多少威胁,更多像是巴萨后期那种,不停地横传和倒脚,为了控球而控球。
杨阳和齐达内对巴萨的传控是何等熟悉?
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立即抓住了那不勒斯的死穴,果断改变战术打法,开始加强中前场的逼抢压迫,利用巴萨的战术打法来克制那不勒斯的伪传控。
皇马的高位逼抢压迫,尤其是小范围的整体逼抢,从贝尼特斯时期就延续到了现在,可谓是驾轻就熟,球员彼此间也十分默契,这立即给那不勒斯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每当那不勒斯想要从后场出球时,在皇马的逼抢压迫下,屡屡慌乱地出现失误。
皇马在断球后,总试图在第一时间策动快速反击,可如果没能成功,又会立即耐心地控制住皮球。
就好像第六十四分钟这一次,马塞洛往前插,跟阿扎尔一起在前场左侧断球后,没能形成快速反击,第一时间回传给了托尼·克罗斯。
那不勒斯第一时间反抢,但皇马连续的一脚传递,迅速将球转移出来。
……
“皇马打得十分耐心,在那不勒斯的三十米区域外围连续传递。”
“这对那不勒斯来说很危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