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长远考虑(1 / 2)
“小剧场?”
叶敬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浮生:“我们需要做那个么?”
他是真的没想到。
要知道,小剧场这个东西,要么是话剧,要么是相声,赵浮生打算做什么?
总不至于因为听了一场相声,就打算盖个小剧场吧!
有钱任性,也要有个限度的。
“可以试试搞一个剧场,演舞台剧”
赵浮生笑了笑:“我这几天看了一下,首都这边有个开心麻花你知道么?”
开心麻花?
叶敬眉头皱了皱,干脆打电话叫秘书去调查这个公司。
很快,秘书就把开心麻花的资料,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零三年,创作了话剧《翠花,上酸菜》的导演田友亮找到遇凯、张晨,想把遇凯出版的小说《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改编成电视剧,本应是踌躇满志的筹备过程,却遭遇了非典,电视剧拍摄计划搁置,三人将目光投向话剧市场。
那时候的电影,既有严肃的作品,也有轻松的作品。反观话剧市场,清一色的严肃作品。三人一拍即合:“要做,就做喜剧。”
就这样,他们推出了第一部作品《想吃麻花现给你拧》,不得不说,这部戏情节爆笑,台词幽默,并且盘点全年时事,于笑声中批判了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最终的结局亦圆满温暖,传达着正能量。
这种风格在后来的开心麻花作品中一直延续了下去。当时,观众看到这样的话剧感到十分新鲜好看。
第一部戏演出结束后,虽然票房惨淡,但观众反响非常好,张晨和遇凯决定把话剧长期做下去,成为这个公司的主业。彼时,已经有了《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却还没有开心麻花这个叫法。
在第四部麻花剧《逗地主》出品之前,大家还在就品牌名称讨论不休,很多人认为麻花二字太不严肃。遇凯力排众议,选择了麻花作为品牌名称。因为去工商局注册时,不能用一类食品作为品牌名称,便在前面加了开心二字,开心麻花就这样诞生了。
时至今日,这家以舞台剧话剧为主的公司,发展的很顺利,在首都地区拥有不错的知名度和固定的观众群体。
“怎么样,不错吧?”
赵浮生坐在叶敬对面,笑眯眯地看着他在那里读资料。
“倒是还行。”
叶敬把手中的资料放下,看向赵浮生:“不过,你真的认为,这家公司有潜力?”
赵浮生呵呵一笑:“不是我认为他们有潜力,而是他们确实有潜力。”
说着话,他道:“那个德云社,如果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郭德刚,其实我觉得咱们也可以投资。”
“啊?”
叶敬一脸无语,不过转念一想,这倒是赵浮生的行事风格。
赵浮生看到他的反应,就知道这家伙应该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便继续说道:“我觉得,舞台剧这个东西,可以检验一个剧本的好坏,而且一个舞台剧如果在给观众当中反应很好的话,最起码,咱们有了一批观众可以走进电影院,对不对?”
叶敬一怔,不得不说,赵浮生这个话,还有些道理。
到了未来影视如今这个规模,肯定要思考,如何能够长期保证公司的竞争力。
而很显然,赵浮生的这个思路,是很有发展的。
无论是影视基地还是小剧场,赵浮生注重的是硬件建设以及剧本质量。
换句话说,演员和导演这个事情,在他看来,没有这两个东西重要。
这个问题,各有各的道理,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一部戏,只靠导演和演员,是很难把这部戏的质量提升上去的。
反过来,哪怕演员演技差一点,但如果剧本质量过关,硬件设施完善,一部戏还是可以赚钱的。
当然,赵浮生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事实。
打个比方来说,上一世开心麻花的电影在华夏非常火爆,《夏洛》以及《西红柿首富》全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可是然后呢?
接下来的《李察的姑妈》虽然仗着之前的积累,票房不低,可事实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其实都相去甚远。
演员阵容上,固然少了沈腾马丽这对黄金搭档,但事实上,问题还是出在剧本上面。
包括未来诸多利用大IP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之所以绝大部分都扑街了,其实和演员的关系不大。
比如《魔都堡垒》,导演甩锅给流量,流量一脸无辜,我已经很敬业了。
那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流量小生的演技很差,女主角也没什么票房号召力。但这都不是这部戏扑街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整部戏对待观众没有诚意。
渣一样的特效,好像花了五毛钱做出来的,脑残一样的剧情,也亏原著作者好意思在微博宣传。
这种情况下,电影不扑街才怪。
人要脸,树要皮,做影视这一行,最起码的原则要有的,如果连对市场对观众对艺术的敬畏之心都没有,那还是不要做这一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