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499 和孙传庭的奏对(2 / 2)

加入书签

若是没有俘虏这么多牧民,孙传庭一定建议皇帝退兵,就算留在归化城,也是守不住的。

不过,有了这么多牧民后,那结果完全不一样。

解决了后勤的最大问题,剩下的就是加深对当地的控制,然后徐徐图之,当在归化城立足稳定之后,便可图谋其他部落,比如土默特,永谢布、苏布特、乃至鄂尔多斯。

这些部落并未消散,林丹汗消失后,他们又再度聚集在一起,立下首领,抱团生存。

“陛下,其实卜失兔还有所利用价值。”孙传庭看了皇帝一眼。

“哦,是嘛,哈哈,可朕觉得,林丹汗都能打败的人,肯定不值一提。”朱由检打着哈哈笑道。

“卜失兔的价值并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土默特是丰州滩最大的部落,哪怕连续遭到攻击,此时人口还在十万左右,青壮有两万,若是陛下支持卜失兔,重回土默特部落,土默特肯定会再度分裂。”孙传庭幽幽的说道。

林丹汗将卜失兔驱逐后,征服土默特部落,但实际控制土默特的,还是本部落的人,如今林丹汗遁逃,这些人得益最大,作为利益既得者,他们和卜失兔是天然冲突的。

卜失兔在土默特内部并不是毫无支持,只是有些弱小,无法反抗,但得到大明的支持后,这些潜在的力量就会发挥出来到时候土默特一定会分裂,由丰州滩最强大的部落,变成弱小的部落。

经过孙传庭的提点,朱由检也想到了这些,他尴尬一笑人,然后解释道:“朕是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同化基层牧民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朱由检的思路是从牧民下手,用中原先进的问话和生活征服这些牧民,用贸易,加强两者间的交流。当蒙古人习惯汉人的存在和交流时,大草原就将成为大明用久的领地。

这种方法见效慢,耗时久,而且消耗还大,但却是长久之策,利在千秋。

“陛下所思,乃谋百年也,臣亏不自如。”孙传庭拱手赞叹道,然后,他又有些不解的问道,“既然陛下又万全之策,为何当日晚宴,又威胁那些部落首领呢?”

走下层路线,是没必要在乎那些贵族头人,但也没必要直接放在对立面,若是当日皇帝不是威胁,而是温言抚慰,相比这些人很愿意奉朱由检为草原之主。

现在这样恐吓完全是强行树立敌人,让不愿为敌的部落也考虑都考虑战争。

“无他,图快也。”朱由检看着错愕表情的孙传庭,哈哈笑起来,“朕也是年轻人,当然急于求成,虽有万全之策,但也不愿意慢慢等着。若是能通过战争解决,一战而定,朕自然想这么做。”

“威胁这些部落,就是逼着他们做决定,若不愿就范,自然唯有战争,朕岂会惧怕他们,到时候一战而定,再实行万全之策,岂不更加快速。”

“若都是无胆匪类,献上人口户数,任由朕统治,也能让万全之策推进的更广,更快,如此,何乐而不为。”朱由检解释了一番自己的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