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中考分(1 / 2)
1989年经济增长突然下降,物价飞涨,社会有些混乱,尤其是在思想方面,老百姓也是一样的犹豫不定,以前做生意的好多人又返回了单位上班。个体生意有些清淡,人们手里的积蓄迅速贬值,去年老百姓突击抢购的家用物资还有很多。
赵宏家里就突击够买了不少,白面堆的家里满满的,咸盐买了有两年用量,白布,棉花塞满了衣柜。过后也证明大部分没有错,物价的确上涨的很大,老百姓也有小智慧。整体来说社会在突然的大买特买后进入消费的空档期。百姓的积蓄也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从国家大的经济因素看,主要是扩张转向压缩,信贷规模减小,以及遏制通货膨胀等因素所致。
1989前半年前,国家经济处于过热状况。到处都是施工的工地,新建的建筑工程非常多,到处都有人寻找钢铁材料,价格也非常的高,最高达到了3000多一吨盘条,几乎和20多年以后的价格差不多了,厂家几乎有多少卖多少,利润很高,尤其是所谓的计划外产品都是暴利。
到了后半年,国家开始采取紧缩政策,并取得相应的效果,似乎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工厂的生产马上就陷入困境,价格大幅度下降,产品滞销。工厂效益也直线下降,亏损企业大幅增加。
好多企业还没有适应这种急转直下的形式。毕竟现在还是计划经济为主体。
经济增长有些停滞,这个时期,商贩生意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人们都在批评私人个体户挖了社会主义的墙角,做生意的就是走后门送礼,低买高卖,没有创造价值,是整个社会的蛀虫。整个社会风气更加的保守了。
而赵宏父母所在企业,跟风匆忙上马的新教材项目又响应号召的匆忙下马了。
企业最后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了。父母也开始了更经常的放假,欠薪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工资也越来越低了。
这次赵宏没有再做什么,社会整体如此,谁又能有独善其身?而且中考要来了,赵宏两世为人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赵宏老老实实的待在学校读书,在6月底迎来了决定命运的
中考。
中考就像沼泽,多少人在这里挑战过,都想穿越这看似平静而残酷无情有的沼泽。
他们来的时候满怀着信心,但现实是残酷的,只有那些人群中的佼佼者才走出那沼泽,迎接明天的曙光;而那些人群中的落后者则陷在沼泽中,逐渐消失。
对学子来说,中考是他们将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关口。很多学生都会明显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竞争……
但是面对压力,不同的学生会出现种种消极或积极反应。从某些方面而言,良好的心态对中考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赵宏的准备还算充分,对考高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不会再像上辈子险之又险的将将跨过录取线。
生活成功模式不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模式一定有其前置的条件和准入标准,而读书就是赵宏要想成功可以努力的事情,读好书就是赵宏能否进入社会更高层次的准入条件之一。
六月底的天空一片瓦蓝,偶尔飘来几片云彩,炽烈的阳光把柏油马路晒的有些发软。
赵宏的哥哥特地回来陪他参加了三天的中考,而中考的地点就是所报高中,也是哥哥曾经的高中母校。
赵宏今世第一次走进陈旧却不失庄重的苏式旧楼,未来自己也将会在这里度过三年的高中生活。
楼道很高大,挂满了世界科技各位大神的画像和他们的名言警句。楼道里通风很好,外边炙热,这里却有一丝清凉。
楼有四层,考生也是每层都有,每个教室安排的满满的,据说有将近2000人,只录取其中的不到250个人,八分之一。这里可是没有什么差等生。都是自认为很好的学生才能有勇气一试。
后来赵宏班录取的最后一个正式生就是初中某校某班的第一名。
赵宏不是很紧张的心情,看着周围紧张的环境也有些紧张了。
三天的考试很快就过去了,匆忙,紧张。赵宏越考心理越放松,没有什么变化,难度没有变化,自己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发挥的也是越来越好。
考完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睡了14个小时的觉,兴奋的情绪慢慢的得到平复。
人生最难的一道关卡已过,新的一世也会走向更美好的将来。睡梦中赵宏已经走上人生的成功路,美满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
中考的结束后第二天,赵宏返回学校估分,赵宏仔细回忆做过的答案,肯定对错的数理化英语,不能确定的语文和政治。心里有了底,又去其他班打听一下考试的整体情况,踏实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大家和上一世的考试成绩基本没有区别,赵宏估计自己的分数应该比上一世强一些,大概能多20分左右,主要还是英语和数学,尤其是英语,经过高中的学习已经有些掌握了英语学习方法的他在这一年里取得了质的飞跃。上一世只考了62分,这次考试最少也有85分以前,尤其是阅读和选择那真是soeasy!
按下有些激动的心情回到班级,班主任老师就跑过来了。着急的问;“怎么样?多少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