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关系户 第105节(1 / 2)

加入书签

果然,自己的判断还是有点道理的,包三儿心里暗暗有点小爽,然后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笑着调侃道:

“那就是要钱了。就抄了这么一处?”

一说这个要钱,包明武也笑出了声,再也撑不住刚才那种样子,一屁股坐稳了,喝了口茶,这才揭了底。

“我听锦衣卫里头的人说,冯保的宅子不少,不过才抄了三处,那冯保就立马求饶了,许是找人给出了主意还是怎么的,一路哭着,将财务亲手送到了宫里,还明言自己只留下了一千两养老。”

“呀,若是这样,那皇帝反而不好严惩了。”

果然,能在宫里混出头的,能在历史上留名的,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这一招以退为进用的还真是不赖。

“可不是,不但是没严惩,反而另外从哪些财物里取了五千两给冯保,并留下了那中官巷的房子,说是让冯保就在那儿养老。”

“若是这样,那这冯保以后可就稳了,皇帝亲口说的让他养老,还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周围那么多宫里人看着的情况下,谁还敢落井下石?”

“可不是,这作威作福了半辈子的老家伙,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怕是很多人都没想到。就他那搜刮的本事……真是老天没开眼啊。”

说这话的时候,包明武的嘴角有些下拉,表情十分的复杂。那人功劳虽然不小,可在外头的名声却很不好,说贪腐,这真细查,这老家伙绝对能排前几位。如此结局……

“别人怎么想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老天爷也没空管这么多。”

看着包明武的笑,包三儿扫了一眼就给出了这么一句。太监脏,难道朝廷那些官就不脏了?说贪腐,那都一样,不定仕宦家还更厉害些呢,只是人家做的隐秘,你们未必知道罢了。

至于名声?左不过是争权夺利下的口水仗,太监人少,又只集中在一处,没文人宣传手段高罢了。真说起来,太监里也有高人:比如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几个文人能做到?而文人里呢,贪官更多,刮地皮天高三尺的比比皆是。

这种隔着高墙和他们不相干的事儿,包明武哪怕觉得自家老三说的有些偏颇呢,也没心思争嘴。只扯了扯嘴角,然后幸灾乐祸的下了个总结。

“反正吧,咱们那陛下,这一回又发了笔大财!这财运,你说,咱们皇帝该不是财神爷下凡吧。”

嗯?这个比喻!很好,你很有前途,皇帝肯定很喜欢。

作者有话说:

有关包三儿当了官还姿态这么低的问题。

1.他那官就是个庙里的菩萨,看着好看,其实啥用没有。手下人每一个,具体官职没有一样,权利管辖没有一分,你说他能干嘛?

2.古人对重情重义很看重,贫贱之交不可忘,也是义气和品格的一种。他自然不敢瞎来。

3.包三儿本就是个匠人出身,性子平和,又是多少留存了几分人人平等的思想。所以没将自己看的太高。

4.明中后期,武人的地位普遍不高,三四品武官给六七品文官作揖的大有人在,戚少保能保住军队指挥权都得靠抱大臣臭脚,如此他自然更不敢张扬。

5.他家还有两个兄弟都是底层微末小官呢,他看不起别的小官,那他兄弟会怎么想?

诸多因素合在一处,包三儿就成了这么一个没架子的官。

第143章 官靴、旧邻

皇帝虽然喜欢抄家,爱财的天下皆知,可他不是什么时候都抠门的,比如这会儿,刚刚又发了一笔大财,还是别人主动送上门的时候,他手比平日就松了不少。在意识到这胶底对冬日雨雪天气相当友好之后,立马就下令将去年存着的杜仲胶取出了六七成,为仪仗卫等禁军、京城的各级官员、以及宫里有等级的内监换上新鞋。

这命令一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兴,哪怕皇帝说了,因为杜仲胶库存不多的缘故,只能一人一双呢,那也是大恩典!这能让多少人的脚丫子免去受寒受冻的折磨?可户部的人就苦着脸了!因为这抠门皇帝,发个善心当回财神都当的很让人无语,他愣是下令说让户部拨做鞋子的开销!

好吗,人情全让皇帝做了,私库依然只进不出,这真是憋屈死人了。可偏偏受益的人太多,每一个人占得好处又特别的少--一双鞋子能有几个钱?让他们……想反驳都不敢开口啊!生怕惹了众怒,看看,连着户部自己衙门里的人都一个个盼着呢,你说怎么办?

摸着鼻子只能掏钱的户部官员一个个心里暗骂皇帝不做人,可真的等他们穿上靴子,一个个的又十分的满意起来,总算这银子没白花,这鞋子穿着就是舒坦啊!

官员禁军们都穿上了有胶底的鞋子,而这加个胶底又不涉及服饰规矩,如此一来,胶底鞋一下子就火了,成了无数人想要彰显一下身份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想出来的法子,为了招摇愣是将这本该鞋底边缘露出的那一截生生的往上提了有一指的长度,以至于看个鞋面都能看出胶来。这样的鞋子……

“这不时瞎胡闹嘛,要么索性鞋面全糊上,权当是雨鞋了,要么就只加到鞋底边上,防止雨水渗进去,这不上不下的,白白浪费胶。”

包三儿站在金银铺子门口,看着街面上路过行人的鞋子,眉头都快皱起来了,只觉得这胶底流行的很无语。白白浪费了那么多胶,若是像他说的那样节省着来,这么些浪费的能做出多少胶底鞋?

不过他这个想法别人可不认同,特别是那些个常年奔波的,而且道理还很说得过去。

“这怎么能说浪费呢,多了这一指,正好将平日踩到水塘容易溅上水渍的位置给护住了,多好啊。”

齐书生过年前在文庙边儿的书铺外摆了固定个摊,从卖各种对联桃符到代写书信,很是挣了一笔,最近又接了个正月十五的元宵出猜谜的差事,手里头银钱宽裕,就想着来包三儿这个老熟人这里,买个便宜的首饰,好给他看中的女家下定,不想一进门就听到包三儿说这鞋子,立马就不乐意了。

他也是那胶底高出一截的拥护者,这会儿脚上穿的就是这么一双,包三儿那话说的,就像是说到他脸上一般,那是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呢,嘴上反驳的话就出口了。等着说完,才反应过来包三儿是官,不是他能随便招惹的,立马眼珠子乱转的还是说软乎话。

“不过这浪费……终究还是咱们杜仲种的少了!若是想让更多的人能穿上胶底鞋,那确实是省些好。”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这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知道不?不过到底是老邻居,包三儿不想大家脸上难看,就索性当没这一茬,直接冲着齐书生笑说到:

“齐先生今儿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呵呵,上金银铺子自是为了买东西的。”

买东西?他一个男人,买什么东西?给谁买东西?

包三儿脑子里还在转这个问题呢,那边老韩头脑子快,已经想明白了,忙不迭的就开始恭喜。

“嗯?莫不是……齐先生,恭喜了。”

“多谢,多谢。”

瞧那春光灿烂的脸,嘿,还真是要成亲了?哎呦,这消息来得,可真是够突然的?谁家这么想不开?寻了这么一个大窟窿?

“不知是哪家?竟是有这样的福气,配的了齐先生?先生可是读书人,温文尔雅,一表人才,性子还温润,嫁过来不定哪日就成了秀才娘子,举人娘子了,那可是大体面。”

老韩头嘴上恭喜的厉害,心里其实想的也和包三儿一样,齐书生啊,那真是个大窟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小子还年轻啊!哪怕是当初搬家的时候因为三伢子和包三儿帮衬了一把,给寻了不少的活计,以至于让齐书生一举得了笔大钱,利索的在靠近外城的某个偏院里买下了一间半的房子,算是彻底的有了房产。不至于没招没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