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目标工业母机(1 / 2)

加入书签

白云天面对着电脑,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将一个工作指令,传到了特钢厂的主机上。

这套系统本就是未来信息时代的综合管理系统。

通过密布的信息传感器,它可以对一个城市规模的人类聚居区进行全面监控,实时管理。白

云天针对当前情况,删减了大量的信息收集、管理模块,只留下了对传感器设置丰富的工厂管理模块。

通过这个模块,他可以对工厂直接下达指令。

特钢厂的指挥室很快就看到了主机显示出来,混杂在其他任务之中的指令,确认了指令发出方的权限以后,就按照操作手册,下达了生产任务。

目前特钢厂没有对外承接业务,所有的产能,全部用于满足内部需要。当

然,这也要算钱。比

照国内,中华制造各个部门都不是无偿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而是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等以后各个配套工厂、部门建设完成以后,他们还会拥有一半的自主份额,可以自己决定用一半的产能来生产什么,对外承接业务,赚取利润。

相应的,企业主管的考核也分为内部与对外两部分。对

内生产计划,考核其是否如期供货,产品数量、质量是否达到对外销售同类产品;对外,则以利润为唯一考核目标。前

者是硬性考核指标,达不到,赚钱再多都会被撸掉。后

者则是考核企业主管的经营能力,达不到基准线同样会被调职,甚至解雇。白

云天即将组建的监督部门,就是负责这个的。特

钢厂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了当前技术条件的极限,指挥室在接收到指令后,并不需要太多干涉,直接点击确认,就能将其列入生产计划。主

机系统会根据指令的详细说明,将其生产流程分到相应的部门,分步执行。

物料部门最先接到指令,随后根据列出的表格,将所需原材料准备妥当,分门别类装入特制的物料箱,随后用电动车送到质检部门。质

检部门接到指令,指派质检员对物料进行抽检,确认标号、等级相符,确认以后,将物料转送后勤部门。后

勤部门接到物料,核对生产计划无误,将物料箱装配到对应的入料口,由其完成自动添料程序。

生产车间检查各流程审核结果,确认生产计划,最后开动设备,完成加工。每

个环节,都实现了定职定岗的责权划分。

当产品加工完成,发现并不符合要求,便会由技术部门组织调查,反向追溯流程,确认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再根据环节确认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失误,从而精确地确认责任人,呈报主管部门对其给予惩处。

这套流程说来平平无奇,国内其实搞的也是这一套。

中华制造与国内的区别,只在于监管的难易度。

国内企业干部只需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厂子搞得好还是坏,对他有一定影响,但最终还是看主管部门意见。由于国家管理体系庞大,反应链长,因此上级部门其实也不是主要受益者,只是官僚体系中的一员。

区(县)局上面有市局、市局上面有省厅、省厅上面还有部,部上面才是最高领导人。在

这套官僚体系中,长官个人喜好占了绝对成分。

因此,只要上级主管没看法,企业干部做得再差、职工意见再大,他也能继续干下去。但

中华制造不同。首

先它的规模比国家小太多了,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以国内举例,在力波钢铁城建成之前,白云天充其量算是一个镇长,连县长都不是。即

便建成,它的规模也就和一个县相当,还是一个很小的偏远县。这

么小的规模,公司表面看是树状模式,实质却是扁平化管理。只

要他想,要看到下面的方方面面,那是轻而易举。通过视察、走访、听取手下汇报、调取数据都非常方便,也绝对做到对任何一个厂矿、部门都有清晰的判断。有

了准确的信息反馈,要做出决策就容易了。有

他这个大老板随时监察,所有的下级都如芒在背,很少敢做小动作。即便做了,被发现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从而丢掉自己的饭碗。所

以中华制造的管理效率,远高于国家——哪怕是再小的国家。

说穿了,就是扁平化管理胜过了等级式管理。

但他只有一个人,精力只有这么多,能够掌控的范围也只有那么大,一天能做的决定也有限。管

一个镇他得心应手,管一个县就有些吃力,一旦中华制造的规模扩张到市级,他势必无法面面俱到。若是中华制造扩张到数千家分支工厂、部门,光是把每天的报表看一遍,就足以耗光他所有时间。到

那时,他还是需要一个高效、廉洁的管理体系。

……白

云天如何管理公司,特钢厂自然是不关注的,他们的目光此时全部集中在上级下发的指令上。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