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那是跟孤身一人潇洒自在很不一样的感觉,却不会让他感到不自在,仿佛一只流浪候鸟,终于找到归属。
在王淑琴轻柔的擦拭中,秦煊放松了自己的背脊,不知不觉靠在竹椅上睡着了。
王淑琴说完一句话,看儿子半晌没动静,身子往前凑,看到他睡着,无奈摇摇头,起身放下布巾去自己房间里拿出一把蒲扇和一个小铜炉。
夏夜蚊虫多,小铜炉里放入驱蚊香。
她将放到秦煊脚下,又坐回原本的位置,一手执起儿子的头发,一手用蒲扇轻轻给他扇着风。
心中思绪飘远,大柱虚岁十八了,人看着十分聪颖,若是放在以往,定是要让他寻个老师好好学习,或者去他外祖家跟着大舅学,婚事也该寻起来。
若是不喜文,还能请个拳脚师父来教武,小柱六岁,也该开蒙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她都写在信中让人送去给自己丈夫,也不知丈夫此时可否能收到自己的信?
晚上小柱回来,哥俩在被窝里正准备睡觉,小柱跟秦煊说起自己小男子汉的苦恼:“三哥,我今天带着这剑出去,虎子哥说这不是正经的剑。”
“为何?”小屁孩还能看出小木剑正不正经?
“他说,剑的尾巴都是尖的,我的是钝的,看着跟正经剑不一样。”小柱险些还因为这个问题跟虎子打起来。
“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这也是正经剑,不过这个跟普通小木剑不一样,这个是真正的大宝剑,剑尖钝的剑,乃菜刀与宝剑的合体剑,不仅能砍人还能做饭,威力更巨大,一剑更胜两剑!”
小柱听完他三哥牛逼的解释后,便很愉快地接受了,睡前还想着明天要去笑话虎子哥没见识!
在坪溪村所属的州府,府衙后堂,一身材高大,眉目硬挺的中年男子正看着一封信。
看他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坐在一旁的两个与中年男人有六七分相似的青年男子对视一眼,大些的青年男子道:“爹,娘在信里说了什么好消息?”
中年男子抬起头看一身戎装的长子:“你怎知是好消息?”
“能让爹不自觉展颜的定是好消息,难道是大舅又替咱们筹到粮草了?”秦裕能想到,能让父亲露出笑容的最好的消息便是这个。
“不是,是你三弟。”
“三弟?”秦裕秦飞兄弟俩都是一愣,那傻乎乎的三弟能有什么好消息?难道是傻子终于娶到媳妇儿了?
“你们母亲在信里说,大柱的病好了,如今已不痴不傻,还能替她干活儿,照顾小柱。”秦伯璋很是欣慰。
他一直对三儿子怀有愧疚,如今他能变好,那是最好不过的,不然有一个痴傻的儿子,极有可能会成为前朝余孽攻击他的理由。
“我这就去书一封给你们大舅,让他替我好生教导大柱,至于给你们母亲的信,大牛二牛你们一起商量着写吧,写完再给为父看。”秦伯璋说完便起身离开。
被秦伯璋称为大牛二牛的秦裕秦飞,看了看对方,均未说 话,而是同样转身离开,他们以往的做法便是一人写一封,合起来由写字好看的秦飞誊抄一遍,再交给父亲。
秦伯璋让他们兄弟俩一起商量着写家书是觉得他们是亲兄弟,应当兄友弟恭,感情深厚。
他却不知,这兄弟俩早在他们秦伯璋手握重权时,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而真正感情深厚的兄弟俩,此时正在自家粮仓中算计着他们家有多少粮食,那架势,像极了落入粮仓中一大一小的耗子精。
“这么大一个粮仓,还装得满满当当,够咱们吃一辈子了吧!”小柱人小,这么大个粮仓对他来说一眼看不到顶似的,那粮食亦是极多极多,一辈子都吃不完了。
秦煊摇头,教育自己的小兄弟:“不可能吃一辈子,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当年我在做噩梦时,朝廷想招揽我,结果我三个月就吃空了他们给我的某处粮仓?”
小柱仔细想了想:“你没说过,三哥你学会吹牛了?”
“才不是吹牛!等你长大你就知道了。”秦煊用万能句子忽悠小孩儿。
“我早就长大了!”小柱觉得自己现在是大孩子,隔壁还在吃奶的才是小孩子。
“不,你没有,你得长得跟我一样高才能算长大,明白么?”
“啊?”小柱气馁了:“那我得长多久啊?”
“你多吃饭多练武,会很快长高的。”秦煊算了算自己现在的身高,他刚穿过来时的身高是一米七五。
现在的身高大概是一米七八,上辈子他这个年纪时已经长到一米八二,所以说多吃多锻炼是有用的,这么一算,他好像这么说也不算在忽悠小孩子。
这个世界的自己还算长得慢了,幸好他还有长高的机会,只要坚持锻炼,今后应该能长到上辈子的身高。
有了三哥的激励,小柱又升起满满的斗志:“我今晚多吃两块肉,肯定就能长高了。”
兄弟俩看完粮仓,出来时王淑琴已做好饭,吃过饭,小柱又拿着他那小木剑跑出去找小伙伴玩耍。
如今村里的小孩人手一把小木剑。
秦煊忽悠小柱的大宝剑论,被小柱到处宣传,现在村里小孩闹着家长做小木剑都要求照着小柱那一把大宝剑来做。
原本还担心孩子玩耍时不小心戳到眼睛的家长看到小柱的大宝剑后都欣然应允。
夏收已过,转眼便入秋了。
中秋前一日,秦煊正在大舅王清之家里练字。
最后一笔落下,王清之正待拿起外甥的子来看,忽然有人站在书房门口将王清之叫走。
“明日便是中秋,待会儿你通读一篇文章后便可回家,回去前去你外祖母哪儿一趟。”
秦煊起身以正经古代学生的态度,恭恭敬敬地道:“是,舅舅且去吧,不必担心我。”
王清之点点头快步离开书房。
秦煊看过他布置的文章后,又去了外祖母处,老人家给他吃了好些糕点,又拿出一匣子月饼,让他拿回去。
中秋佳节,人团圆,在这样特殊的日子,王淑琴看着桌上的月饼,愈发思念在外的丈夫与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