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加入书签

“老师,学生倒是有一提议。”

“讲来。”

闻言,顾云浩便道:“这些灾民本就无辜,且现下既然预备引洪入山,势必更有许多百姓需迁徙出来,咱们占其田地为湖,虽是形势所迫,无奈之举,但也应当为其思虑今后生计才是。据学生所知,咱们华朝对于如此迁徙的百姓,仅有救济之例,并无补偿之说。”

“恩,继续说。”江程云点了点头。

“咱们淮安富户林立,若是能想法子,使得这些人家出银出钱,安置流民,再加以表彰,想来这些富户们还是愿意出几两银子。”

说道这里,顾云浩顿了顿,继续道:“说来,这些富户大多田多地广,若是淮安府受了灾,他们的损失只会更大,只怕他们宁可出几两银子帮忙安置流民,也不愿看着淮江决堤吧?”

其实话虽然是这话,但顾云浩跟江程云心里都清楚,平白让这些富户地主掏钱,人大多都是不愿意的,只是现在迫于无奈,不得不出此下策而已。

毕竟那些山里的百姓本就遭了灾,现在又占其田地,总不能不解决别人今后的生计问题。

“这倒是个法子。”

虽是知晓此事会有不妥,但江程云仍是赞同地点头道:“灾民不可不顾,就让这些世家大族们出点力帮帮忙吧。”

闻言,顾云浩看着江程云一笑,眼中皆是钦佩之意。

他就知道老师必会赞同。

君子畏民不畏强,为官者为多不为寡。

他的老师绝对不是那种为了些许权贵的利益,便畏手畏脚,罔顾百姓之人。

第62章 第62章:顾云浩的建议捉虫

在江程云的雷霆手段之下, 淮安六县全部开始引洪入山。

虽然仍然降雨不停,但总算是稳住了局面,淮江的水位没有随之一涨再涨。

此次全府自山中迁徙百姓共计五千余名,六县分别修建了流民安置棚。

此外,江程云在府衙安排了酒席,宴请淮安府二十三家名望之族共聚,并在宴会之上提及流民安置及救济之事。

顾云浩作为江程云唯一的弟子, 原本也是有意襄助老师,参与这次宴会。

怎奈江程云坚持不许,最终未能参加。

顾云浩心里明白,老师此番行事, 必然会引起诸多不满, 不让他掺和其中,实乃是对他的保护。

毕竟这些豪门大族背后的关系盘根错节,又一向得势惯了, 如今被江程云逼着掏钱安置救济迁徙的百姓, 少不得心生不满。

他不过是出身寒门的一个小小秀才,卷入此等漩涡之中,实在是有弊无利。

顾云浩不知晓宴会上到底发生了何事,只知道经此一晚, 江程云筹措到了十五万两白银,外加足够的粮食。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临川县的知县胡崇明也效仿江程云, 开始说服临川的富户出面赈济灾民。

原本这个层面的事, 顾云浩是不晓得的,只是这两日他经常往府衙跑,偶尔听闻董睿提过一两句。

虽然所知仍是不多,但也足够令他觉得诧异。

毕竟在先前与胡崇明的那一次接触之中,顾云浩感觉这位胡知县极富心机,看着不太像是那种为了百姓愿意多生事端之人。

不过有了胡崇明如此行事,临川一县的迁徙百姓也算有了着落,不必府衙再出多少银钱,也是一桩好事。

毕竟此次临川县迁徙了近千人,若是胡崇明能筹措到足够的钱粮安置,江程云跟府衙的压力会小上很多。

“那位胡知县倒是个懂得时机的聪明人。”

在得知此事之时,董睿只含笑说了这一句。

听闻这话,顾云浩也慢慢了悟过来。

敢情这胡知县是借此来向老师表忠心的?

不得不说,这机会也选的太好了,简直是两头受益,一举数得。

眼下,顾云浩也是对那位胡知县佩服的紧。

此举虽是可能让那些临川的富户不满,却是为百姓所喜,能借此赢得百姓的赞誉。

再则来说,胡知县如此行事又于江程云不同。

江程云乃是一府之首,巡抚衙门又并未有官文下来,如此行径,实乃自作主张,且涉及面广,极为容易积怨于一身。

但胡知县则不同,他上有府衙的官文为凭,无非是上行下效罢了,即便有什么不妥之处,上面也有江程云顶着,与他的干系不大,并不用承担多大的风险。

且他如此行事,也算是在示好投诚,借着临川县安置之事,减轻江程云的压力。而且,在此时此事之上,即便心里清楚胡知县的几番思量,江程云也还是会接纳他的投诚。

毕竟一千来名百姓的救济和安置,至少也得数万银钱,临川能自行解决,府衙便会少些压力。

这位胡崇明真是个厉害角色!

居然能借此机会,不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又堂而皇之的靠拢江程云,为今后的仕途开辟一条新路,偏偏江程云此刻还真是需要他如此行事,而此事又有江程云顶着,与他而言,也不须承担多少风险。

即便临川当地的那些富户会心有不满,但于他此次所得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了。

将此事反复思量一番之后,顾云浩心里暗暗感叹。

官场之上,果然无平庸之辈,仅仅是一县知县,便已是如此人物,不知那些京中的阁臣辅相们,又是何等的心机城府。

临川之事虽然胡崇明心有算计,但江程云此刻不会在意这些细微末节,也接受了胡崇明的投诚,直接令临川可依照府衙官文自行安置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