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喜忧参半(2 / 2)
随队来的张记者梁惠凯也认识,老熟人了。等领导发表完热情洋溢的演说,张记者说道:“领导,我采访梁惠凯好几次了!正如您说的那样,小梁是个有担当、有善心、正义感爆棚的小伙子!扶危济困是人间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的美好呼唤。这次的素材非常好,既有上级领导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又有来自民间的爱心,可谓‘苦难有尽,善行无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放心,一定写的漂漂亮亮的,在日报上发表。”
接下来,张记者让镜头对准梁惠凯,说说他热心公益的出发点和目的。梁惠凯不好意思的说道:“您说的有点大,我从没有往深处想过,只是见她们家里很困难,母亲有病,孩子学习又好,就这么辍学了实在可惜,不帮她们天理不容。”
林海接话道:“说得好!这才是发自内心的善举,有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没有动机,不图名利,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彰显人生价值。古人讲: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在小梁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才是我们社会应该学习的榜样。所以,一定要借此机会,呼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真情实意地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形成一个扶贫济弱、助残帮困、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社会风尚。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我们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大家鼓掌叫好!梁惠凯心道,还是领导有才华,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虽然都是一些公式的话,最起码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可,一时间心里美滋滋的,甚至有些小得意,好像自己真的很高尚耶。
钟灵看着自己的男人能和领导站在一起,得到领导的高度赞许,心里美极了。梁惠凯当初在江燕的同学聚会上吹嘘过这些事,大家一笑而过,没想到还是真的!这傻小子,受了伤也不给我说一声!只是,她要是知道梁惠凯是因为救金小芳受过伤,不知道心里会作何感想。
吹嘘了半天还没有和正主说上一句话,把领导们都送走了,梁惠凯问王玉兰:“考的怎么样啊?”王玉兰骄傲的说:“我是县里文科第一名,报的人民大学,问题不大!”梁惠凯心道,也是,要不领导们怎么会来慰问呢?王玉兰也明显和过去不一样了,自信了很多,心里为她高兴,说道:“太好了,恭喜你!”
王玉兰眼里闪着泪花,动情的说道:“太感谢你了!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梁惠凯说:“你也别想的太多,关键还是自己争气。”王玉兰看着钟灵说道:“这是嫂子吧?真漂亮!”梁惠凯一乐,说道:“对,你嫂子。以后去北京上学了,有什么困难就找你嫂子。”
钟灵见王玉兰长得干瘦干瘦的,穿着朴素,不禁有些同情,问道:“你还去北京打工吗?已经帮你联系好了。”王玉兰说:“去!这次县里奖励了我一万块钱,以后我再利用假期打工,学费就足够了,不用哥再资助我了。”钟灵说:“有志气!但是也要以学业为主,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王玉兰说:“放心吧嫂子,那样我会辜负了哥对我的期望。”
王向东见林海竟然认识梁惠凯,好像还很熟悉,对梁惠凯更加重视起来,说道:“玉兰考上了名牌大学,这可是我们村里开天辟地的大事儿,村委会决定要连着放三天电影,好好庆祝庆祝。小梁一定要参加,给村里的老百姓说上几句。”梁惠凯说:“看电影可以,说几句就免了吧。”王向东说:“必须的!以后你就是我们村的半个村民了,咱们荣辱与共。”
梁惠凯觉得有点好笑,看来王向东同志也受了领导的熏陶,还拽起词来了。婉拒了李桂芝吃饭的邀请,接着往矿山走,梁惠凯不无得意的说:“丫丫,看到没,哥在当地还是小小的名人呢,厉害不?”钟灵嗔道:“厉害啥?傻乎乎的,一点也不知道保护自己!你要是有个好歹,对得起谁呀?”梁惠凯打个哈哈说道:“那时候的功夫还差点劲儿,搁在现在肯定不会受伤了。放心好了,我不会做傻事儿的。”
车开到山梁上,破碎矿石的声音从谷底传了上来。往下一看,铲车、购机、倒运车在繁忙的作业,料场上已经堆了不少精粉。梁惠凯心里有些感慨,终于回到了矿山,这一走好像离开了很长时间一般。
看着热火朝天的作业现场,梁惠凯又卖弄起来,说道:“哥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会用人,你看,不用我盯着照样生产,怎么样?”钟琳笑道:“懒人都这样!只是挣钱才是硬道理,关键是看你的矿粉能值多少钱,能不能收回成本。”梁惠凯不自信的说道:“目前只是练兵,要求不高。”
老板回来了,杜丁国和苏德贵赶紧过来汇报工作。杜丁国说道:“你这一阵儿不在家,我们一直闷着头生产,心里没根,需要你回来拿主意呀。”梁惠凯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杜丁国说:“生产上倒是没什么大事儿,老苏管理的很到位,都能按照操作规程运行。关键是精粉的品位提不起来,最好的也只能达到五十四个,卖不上好价钱。”梁惠凯心里一禀,最高五十四个品味意味着只能等着亏钱了,幸好还能卖,低于五十都没人要。
精粉的品味越高越好,差一个品味就是二十来块钱。但是具体到怎么提高品味,梁惠凯只知道一个大概。磨矿细度、浮选浓度是重要的两个指标,磨矿细度必须达到有用金属矿物基本单体分离的要求,磨矿粒度组成要均匀,过粗、过细都会影响精矿质量。这只是对职工的操作要求,矿石本身的品味越高,越容易提高品味,这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梁惠凯看了看苏得贵,苏得贵说:“我请了几个师傅来,谁的办法也不多。当地矿山的品位大多在三十以上,唯有咱这儿是个贫矿,品味只在十到二十之间,师傅们处理这种矿的经验也不多。他们说,要想提高品位最好还得上干选,等着你回来拿主意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