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加入书签

就是头发,还时常能见到干苦力活的,顶一个大光头。

看来,习俗也必须能跟环境配合。对于干某些活的,这一头头发,真是留来留去留成仇。

租了一条大船,钱汝君君就和人跳到穿上,驶了出去,水虽然冷,但还没到结冰的时候,可见的这个时期是间冰期。钱汝君记得过个五、六十年,小冰河时期就要来到。想想活在这个年代,她还不见的有命看到。

经过打听,附近封国的王爷把河道清理了,带动这个地方发达起来,现在这个王爷就靠这条河过日子。

来来往往的船只要出航都要给这王爷一点过路费。

虽然想逃税的人还是有,但大部分人,还是会安安分分缴这份税钱。甚至给这个王爷安上了长生牌位。

靠着河,许多人找到了营生,牛羊猪也变便宜了。所以这个村子的烤肉事业会兴起,不是没有原因。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个村子,成为中地的中心了。

钱汝君对这个很会做生意的王爷,不禁很有兴趣。不知道这样的天才,是哪样子的人,有没有出现在历史上。不过,如果是齐王、楚王之类的,钱汝君也没兴趣见了,只想远远的躲着,以免被扫到台风尾,跟着倒大楣。

根据历史的记载,这些家伙可是很早就做好造反的准备了。虽然历史有了一点偏差,但毕竟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钱汝君不得不防范一点。比较她跟现在的皇帝太子还在过蜜月期。

当然这个村子里的牛是偷卖的。毕竟在这个时代,牛只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工具。就算你是牛的主人,也不能不经过官府同意就把牛宰来吃,但很明显的,这里的牛,可不是养来做苦工的,而是养来吃的,所以钱汝君特地买了很多牛肉送进空间里。除了牛肉,她探听到牛乳的消息。

有了匈奴人做范例,大汉人还是知道该怎么利用牛只的。

不过钱汝君不觉得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好吃,而是要求卖现挤得牛乳,她自己在回去加工。反正放在空间里可以让她慢慢折腾。

不过,这个村子的人打开了吃牛的习惯吃后,要他们不吃牛肉,估计不可能了。牛肉比起羊肉和猪肉,更好吃,更有饱足感。

村子附近的草场还算大,有许多人兼作饲牧的生意。有买卖才会有动力的话不是说假的。

钱汝君注意到,有些运到的牛羊猪没有直接进入屠宰场,而是到附近的草场增肥。为什么这么做很简单,重量重,肉就多,价钱好。至于这些草场是不是另外开的,那就不知道了。或许都有吧!

这里的肉品可以顺河卖到沿河的几个城市,刚好在中心点,位置不错。估计这块地属于王爷的,所以官府才没敢那么快伸手过来吧!封地的官府可不仅仅对皇帝负责,还要对封地的王爷负责。

要不是时间不够,钱汝君真想见见这个有现代化脑袋的王爷。

钱汝君觉得,这位王爷,铁定不止只为了航运顺利,才开了这条河道。因为这河道,看起来很像一条大的水圳。说不定,他原本的想法就是开个大水圳,收些水费地租的赚钱。

从这里往下的地段,沼泽地比较多,这条河道,刚好可以吸纳这些沼泽的水。

钱汝君想起兰阳平原的开发史。那里的人就是发现如何把水排出,弄成水道的方法,把一片土地从沼泽变成肥沃可耕种的平原。

这样的田,比较适合开发水田,但大汉的稻子,还是以旱稻为主,会想到水田的方式种植,那些算是了不起的事情。

钱汝君往两侧看去,觉得这也不是水稻,开始钱汝君想不出这是什么,后来看到田边有人把作物连根拔起,钱汝君脑中才闪过茭白笋这几个字。看来,这个地方的人已经发现这一样美食了。不过,敢不种粮食,很明显得这块地方,还没纳入大汉的地籍图册里。

看来真不能看不起古人,在书籍没有记载得边荒地方,有许多智慧一闪而现。只可惜没有被当时人抓住罢了。

若是把多余得河土,填到高地,把地势填得更高,形成良田。或许这里,可以形成像苏州一样的水乡泽国。

想想,当初那块地方,不就是一块泻湖,后来经过先民的努力,把低地挖地成湖泊渠道,把泥土填到旁边做为基底。

更像是珠三角的基塘生态系统。

不过,钱汝君更向往苏州那块地方的发展模式。因为做成渠道不但可以解决灌溉用水,民生用水的问题,还能疏解一部分水患。

以大汉人民的生活习惯,钱女君要注意得,大概只有废水排除的问题。

第二九七章 空拍机

金麦县也是沼泽地,能够露出地表,常年不受水患影响的地方,只有不到百分之一。

想要消除水域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挖低填高,甚至有规划的做出哪些地方填高,哪些地方挖地,却是可能的。

而且需要挖的泥土地,也不深,人一天可以挖个十尺地。

填高的土地,就可以长久使用了。

这一刻,钱汝君对金麦的规划,显得更明确了。

水中的作业,并不是太顺利,下水的人捞了很多漂亮石头,但并没有电纸书要的那种。钱汝君觉得很困扰,想了想,这块地方的河底,估计被淘选过来,如果有天晶石,可能早就被抢走,或者被送到封国去了。

这些封国的王爷,个个都是闲着没事做的主,虽然比起后世宋朝明朝的封国主人,权利要大些。这些人吞进去的东西,要他们吐出来可难了。

从图画上面,钱汝君可以想象天晶石估计在这个时代也能算宝石,因为外表还不错看。晶体结构很好。

突然钱汝君想起,电纸书指得是篼河流域,可不是眼前这一条通行的河道。

可是篼河流域究竟有多大呢?难道要整个寻找过去?

要问地形,只能找河工。要不然就是常年跟水接触的老人。但没有整个走过,不可能知道完整的流域。

在大汉,想画一张地图,可不简单。太多后世地图工具,在这个时代根本还没发明。大汉朝廷也不准民间掌握地图。

地图学,在大汉那可是皇家之学。学的都是国防机密。轻易动不了。

河工也是一样,不是当上河工的,轻易接触不到这门学问。就算每年都有好几条河流泛滥,需要修修补补,也没有人想扩大河工学。

除了河流,国家最重视的,大概是山脉的走向了。现阶段,最紧要的地方,就是长城地带。

虽然秦朝的时候,补了好几段长城。但长城真正大力建设,还是在汉朝,还是汉武帝以后。

现阶段,大汉正在修养生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