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1 / 2)

加入书签

底下的范姓七十多口都有些茫然,自然有人替他们解释。

解释一,凤城就是樊城。几年前樊城有蒋氏余孽做乱,将军剿除叛逆之后,公主将此城改名为凤城,从此太平了;

解释二,淑媛是公主那里的官名。公主起兴要设官,分男官与女官,干什么不知道,名份是很多的。淑媛是九品衔,往上还有昭仪、婕妤什么的。

不过这些人只在公主身边服侍,没到殿上来,他们也就当看个热闹,平时在外面遇上公主那里的官员,也都肯端端正正的见礼——就当给公主面子了。

跟着,范家这些人就看到一个头戴宝冠宝花,身穿赤红深衣,手捧如意的美妇人缓缓走进来。

她背得出范家祖谱,不必范家人自报家门,只需说出一人排行,她就能说得出这人的兄弟姐妹,父母叔伯。

她是范氏嫡脉,公主的淑媛——竟然还是个女官!

这叫这些范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本想带着一城投降,怎么着也能在鲁王殿上混个位子坐坐,现在看来——难不成都是替这女子做的嫁衣?

上首的大王倒是已经替他们做了决定。

大王欣喜探问:“果然是范氏?”

范姝:“确系吾家血亲。”

大王喜道:“好好好!既如此,就重归一家吧。”

范姝道:“自当遵从王命。”

范家在郑国的城主是个年约六旬的老人,一生也算经过风浪。他看范姝梳着妇人发,自持年高,问:“敢问淑媛,可是已经嫁人?”嫁了人,那就不算范家门里的人。

当然也不能替范家做主。大不了以后供个姑太太嘛。

范姝点头又摇头:“之前曾许嫁马姓一男丁,前日和离。”

这人一愣,觉得虽然不算好消息,但也不坏,做着长辈的样,问:“不知淑媛可想寻一个什么样的男子为夫?吾等愿为淑媛奔走。”

他打定主意要是范姝说不想嫁人,他就从家中子侄中寻一个过继给范姝。

她要想嫁更好,就是想嫁个天神,他也能把人找来!

范姝:“招婿的人自然要仪容雅正,品德高尚为好。”

那人点头:“嗯……嗯?招婿?”

范姝点头:“此为鲁国风俗。”

那人几乎要以为范姝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可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在鲁王殿上!周围有大王还有这么多人,总不会是这一殿的人都在睁着眼睛骗他!

可看周围的人,没有一人面露惊讶之色,好像范姝说的真的是很正常的风俗。

他们离开鲁国……太久了?

第470章 姜武班师

范姝既是公主的淑媛, 位列九品,自然就有官衙和官邸。

在乐城好房子不容易找,因为现有的都被人给占完了。但二环外,行宫附近的好房子可多了。

姜姬早就赐下了范府,因为考虑过范姝会把范家旁支都带过去, 一开始房子就赐得很大。

范姝亲自把人送过去, 然后就自己回莲花台了,说等到了吉日,再来开宗祀把你们这一支给记上去。家里什么东西都有, 你们就先住在西长街那一边吧,要吃要喝, 可以先去街上买,如果身上没钱, 就先让他们记账。

她走后,留下的范家人二话不说,先去街上打听!

当殿不能吵架, 出来后都越想越不信。

女人招婿?不可能!

一定是鲁人合起伙来骗我们!

抱着这个念头,他们见范姝不在,就出门打听去了。

结果, 在周围的村庄里打听, “你们那有女人不嫁人, 招女婿的吗?”

被打听的很热情,一看是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连忙道, “有的有的,你们想找媒人是吗?我跟你说,我家邻居就是当媒人的!走走走,我领你们去!”

几个范家子侄一时不察,被人领到媒人家,记了姓名年纪以后,媒人见他们都读过书,大喜啊,连声说要给他们找个好人家!

这些人才发现被人误会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来,逃回家一看,出去打听的兄弟叔伯都一副狼狈的样子,唯有家中几个白发苍苍的长辈平平安安的回来了。

长辈们打听出来后,都沉默了。

鲁国,应该说乐城附近,确实有女子招婿的习俗。近几年才兴起来的。

一则是百姓招婿,因为大将军召了许多人去当兵,虽然发了钱粮,但家中没人顶门立户就是不行,所以百姓就以女儿招婿来支撑门户。而且因为公主在国中极受尊崇,所以乐城附近,女子的地位是节节攀升。

二来,乐城的一些老家族近来也很时兴招婿。一半是因为家中女儿渐升骄娇二气,另一半则是现在正是鲁国大变的时刻,乐城的人感受最清楚,鲁王有振兴鲁国之望!乐城的世家都想搭上大王的这条船,不想被落下。所以大王要干什么,他们就跟着干什么。

这样一来,范姝招赘,继承范家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范家有些后悔,但此时再回郑国,也不可能了。

姜武带人献城,功劳可比得上开国了。姜氏七百年都没混上献城这回事……也是梁朝七百年和平嘛,诸侯国没有打来打去的。

不过赵打郑,郑人倒先给鲁国献了十四座城,这可真值得大书特书一番了。

姜武带兵进城,欢呼声山呼海啸一般。还有人直接喊出了“武王”这样逾越的称呼,实在是因为他这份功劳太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