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加入书签

“就是这了。”张彦瑾笑着指着簇拥在一起的茶树道:“把这里圈起来,不许人破坏这些茶树。”

带着张彦瑾他们过来的老农也笑着上前道:“这是野生的茶树,我们上山砍柴人若是累了,就会揪一两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一嚼,不一会儿就会满口生香,提神醒脑。”

“野茶树?”跟着张彦瑾来的官员一听,也学着张彦瑾刚刚的样子揪下一片茶叶来放入嘴中,嚼了嚼。

他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揪第二片叶子。

张彦瑾笑着打掉他的手道:“不许再吃了,把上面的嫩叶都揪下来,放在这里。”

正说着,他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布兜铺在地上,开始动手学着张彦瑾的样子采摘茶叶。

采摘茶叶的时候需要用食指和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两指一用力,便可以将嫩叶采摘下来。

在采摘完了之后,张彦瑾便吩咐手下的官员在大别山腹地寻找野茶树,然后安排人保护起来。

他回去之后,立马安排人把他早就准备好的工具拿了出来。由于以前就很喜欢喝茶,所以对于制茶的工序他还是了解些许的。

他采摘的茶叶是绿茶,故而和普洱这种发酵茶所需要进行的工序不同。

他先是让人把茶叶散放在早就编制好的竹编内,让茶叶进行凋萎。

凋萎便是让茶叶中的水分从叶子中散发出来一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发酵。

当然,并不是说把茶叶铺在竹编中晾着就可以了,还需要不断地查看,这其中有一个度的把握。

若是凋萎的过程中,茶叶中水分失去得太多的话,叶子被晒得太干,就会导致茶叶味道淡薄。

若是晾晒不够,茶叶中的水分失去得太少,那么烘焙好的茶叶就会偏苦,口感不好。

等到凋萎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烘焙等工序。

张彦瑾下午先是隔着一个半时辰出去搅拌翻动一番,之后便是隔着一个时辰出去搅拌翻动一番,到最后便是半个时辰出去翻动一番。

搅拌翻动的过程叫做浪青,茶叶翻动起来的时候如同青色的波浪,故而叫做浪青。

这个过程可以促使茶叶中水份平均消失,还可以让叶子互相摩擦,促进发酵。

在晾晒了一下午之后 ,张彦瑾便觉得差不多了。

竹编中的茶叶不似中午采摘的时候那么绿,色泽有些暗淡。

他让人将盛放茶叶的竹编放在屋子中,让茶叶进行充分的发酵。

茶叶若是不进行发酵,喝起来口中尝到的便是一股菜香,经过发酵之后,菜香就会转变成花香。

等到再次发酵之后,花香又会转变成果香。若是再发酵,就会转变成糖的香气。

当然,不同阶段的茶叶的颜色也不同。菜香的阶段是茶叶的颜色是绿色,花香的阶段则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发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相反,发酵愈多,离自然植物的风味愈远,这其中也需要把握住度。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懂得发酵,故而才导致了绿茶这么多年都没有被人刚发现吧?

等到发酵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揉捻,揉捻可以让茶叶停止发酵。之后,便是干燥,等到干燥完成,茶叶就变成了初制茶。

初制茶可以直接拿来泡茶喝,不过这种茶的质量不稳定。

若是想要质量稳定,还需要进行精制加工,在经过筛选、拔梗、切分、覆火、焙火这些过程之后,所得便是质量稳定的茶叶了。

三天之后,张彦瑾亲自指导的第一批茶叶终于新鲜出炉了。

张彦瑾望着那卷曲成长条的绿色茶叶,当即让人把烧制好的茶壶拿来,沏了一壶茶。

绿色卷曲成条的茶叶如同杨柳在风中舒展一般,慢慢展开卷曲的叶子,将原本澄清透明的水一点一点染成绿色。

茶叶的香气伴随着袅袅冒出的热气一点一点飘散出来,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宁静了不少。

站在张彦瑾身边的官员和仆人望着澄绿的茶水,都忍不住吞咽了几口口水。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这长在深山当中的绿树,竟然有如此浓郁的香气。

张彦瑾望着翠绿的茶水,闻着清香扑鼻的茶香,也是心动不已。

信阳毛尖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按照时间不同,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

明前茶即是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雨前茶则属于谷雨之前采摘的茶叶,而他们的春尾茶便是春末夏初之时采摘的茶叶。

春尾茶和明前茶、雨前茶相比,条形稍差,但是耐泡好喝。

至于夏茶便是夏季时候采摘的茶叶,这个时候的信阳毛尖颜色更加深厚,叶子也比春茶的叶子要大许多。从口味来讲,夏茶味道微苦涩,香气不如春茶浓,但是耐泡。

秋茶则是八月之后采摘的茶叶,由于是白露节气之后采摘的,故而大家也把秋茶称之为白露茶。

按照他们采摘茶叶的时间来推算,他手中的茶叶属于春尾茶。

张彦瑾已经许久都没有喝茶了,茶叶刚刚沏好,他就给在座的人一人倒了一杯,之后他也不谦让,直接端起茶杯慢慢品了起来。

在连喝了好几口之后,他长出一口气,回味着口中茶叶的余香,顿时觉得通体通透,连夏季的暑热都解了不少,看来还是这种茶叶好喝啊。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这些特点,看来果真是不差。

“二郎,这是什么茶啊?怎么和平常喝的一点都不一样啊!”张彦瑾手下的人惊叹不已道。

张彦瑾淡淡一笑道:“这叫做毛尖,是在信阳采摘的,以后就叫信阳毛尖了。”

毛尖不过是绿茶的一种,可是由于信阳这里的毛尖太过于出名,才被后世的人才慢慢把这里的茶叶称为信阳毛尖。

张彦瑾自然是知道品牌效应有多么重要,故而他从一开始,就要把信阳两个字加上,让信阳毛尖成为绿茶中的代表性茶叶,而不是随着流传靠积累被人称之为信阳毛尖,毕竟靠着一个又一个口碑的积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于漫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