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2)

加入书签

不行,得快点招秀女进宫了。

肃王心头失望,却很快明白了元清帝的意思,点了点手边的书册:“陛下是想教导他们这些?也好,自小教导起来才知皇恩,宗室也该动了一动了。”

浓眉一拧,透出几分肃冷:“此事便交给臣来办。”

元清帝牵了牵唇角:“如此,朕便等着皇叔的好消息。”

这些皇室宗亲许多都在他辈分之上,有些尤为难缠,交给皇叔去办正好。

下一秒,笑容就僵在了嘴角。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昔有楚国女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今有元元一笑,惑我心,迷我意。】

元清帝:……

看来皇叔的诗词需要重新学一学了。

作者有话要说:皇叔一直在撩人而不自知。

以及,关于嫁妆的律法是有的,来自宋朝,宋朝因为经济发达,女子出嫁嫁妆极高,范仲淹规定族中嫁女按30贯的标准,按当时物价算下来差不多十来万,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嫁女花了9400贯,差不多近三百万。

第29章 太后┃没有辣子的菜能叫菜吗?

元清帝确定单独留下皇叔果然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由在心中暗下决定, 以后尽量不要跟皇叔单独相处。

第三次战略会议结束, 大家又各自投入了忙碌中。

皇后几人继续埋头专心研究她们的香皂和香水,有活字印刷,报纸刻印起来不难, 最麻烦的反倒是长乐公主,需要给每一张画上画,不过能够得让皇后公主派送亲手制作的报纸的命妇, 算下来也不到一百人, 长乐公主每天画十张,十天就能画完。

因为报纸属于试发行阶段, 不可能也做不到每天都有,除非不加插画, 但对于皇后几人来说,正是需要用漂亮的插画来吸引命妇们, 暂时不可能放弃。

于是暂且定下了一月一报。

而初发行的日子则定在了端午,所以皇后几人必须赶在端午之前将香皂和香水制作出来,哪怕只是初制版, 等端午那日亲自上阵做推广营销。

元清帝这边, 给耕苑司的土豆已经发了芽,玉米红薯给的稍微晚了些,还没有动静。

而因为邵岩独特的造型,加上他是穿越者中唯一一个没有原身身份牵扯的,便被推举为了穿越者们的对外代言人, 成了海外归乡被肃王所救的华夏后裔,简称海归。

作物种子和水泥等自然归到了邵岩身上,对外一致表示是他从海外它国带回来的。

事实上邵岩还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耕苑司和营造司司令得知东西是他提供的,便跑来找元清帝,希望能得到邵岩的指导,顺带帮他们解一些疑惑,元清帝本打算帮他推了,邵岩自己却答应了,而等他去了一趟,还真给水泥研究带来了大进展。

水泥初级版很快就成功,但营造司司令许通听了邵岩的描述,毅然埋头烧制起了进阶版,立下军令状端午之前肯定会有结果。

因为末日无法种地,所以耕苑司这边倒是没有得到什么指点,不过种地不是研究新事物,华夏至今不知种了多少年的地,这点不妨碍,倒是兵仗司那边听说了邵岩的名字,找上了门来。

结果给了元清帝一个大惊喜,邵岩还真懂,甚至比造水泥更懂,跟兵仗司的工匠们一研究,火铳很快就鼓捣了出来,开始研究起鸟铳了。

这真的是大惊喜,邵岩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提升。

一时间邵岩成了大忙人,高晏需要他,营造司和兵仗司的司令争抢他,肃王也等着他讲现代军制。

而对种牛痘的研究这边,有了梁平安,也有了飞跃式的进展,毕竟夏婵只是知道这么一个理念,并不懂具体如何操作,梁平安却接触过这一方面,牛痘已经种了下去,只等接下来的观察。

按照梁平安的说法,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两到三个月的观察期,将所有会有的反应弄清楚,才能真正投入给百姓使用。

而梁平安组织起来的妇产科也渐渐上了正轨,他招的基本都是年纪比较大自梳后在宫中谋个差事养老的姑姑,识字的优先,按照他自己编写的教材,从头教起。

元清帝不由感慨,若是像邵岩和梁平安这样的穿越男,他不介意多来几个,梁才人和夏婵毕竟只懂理论知识,还是欠缺了些。

而匈奴使臣这边,元清帝终于松口见了一面,战败加上刺杀事件,匈奴使者不得不低下头颅,听从他们提条件。

有了火铳,元清帝底气十足,若不是怕泄露,他很想叫匈奴使者们去见识见识。

一番商讨,最终定下匈奴会送公主来和亲,换取十年互不侵犯协议。

肃王这一次十分给力,亲手斩杀了匈奴单于,匈奴如今陷于内斗,无暇顾及大魏,大魏的要求基本全都同意。

元清帝也没有逼得太过,大魏虽是胜利一方,但这一场战争也花费牺牲良多,需要修生养息,加上他现在得了先进科技,忙于发展,短时间内也不想继续征战,若将匈奴逼急,于双方都不是好事。

而匈奴也不得不和大魏求和,西有回鹘黑汗,东有辽,黑汗还罢,辽若非有草原鞑靼牵制,还要顾及内部各部族,只怕早就进军匈奴,这牵扯到了陈年旧账,昔年打着匈奴名号建立起的燕朝得罪的可不仅仅是汉人。

不过既然匈奴要乱,不如乱到底,越乱越好,安置在匈奴多年的探子可以动了一动了。

转眼三天过去,到了太后回宫这日,元清帝,皇后和长乐公主早早准备好迎接。

自元清帝亲政后,太后便时常打着礼佛的名义去游山玩水,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鉴于太后真心养育他,又从不揽权,元清帝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后在宫中困了二十余年,出去走走也好。

这一次太后说是去五台山礼佛,实际上私下去了江南踏春,否则也不会这么晚才回京。

下午申时一刻,太后的仪驾进了永安门,一路直接从西边夹道到了慈明殿。

太后去年才过了三十五岁寿诞,加上宫中多年养尊处优,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十分年轻,与元清帝站在一起,不像母子,倒更像是姐弟。

许是因为这一点,太后总是往老气打扮自己,着装打扮完全比照着五六十岁老太太的来,叫元清帝和皇后十分无奈。

“恭迎母后回宫。”

慈明殿殿外,元清帝和皇后打头,长乐随后,一众宫人纷纷行礼。

“快起,快给我瞧瞧!”太后三两步上前,拉起元清帝胳膊上下打量一番,确定没有事才松了口气,心有余悸道,“可吓死我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好没事,还好没事,宝宝要真出事了可怎么办?我可怎么跟苏姐姐交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