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2 / 2)

加入书签

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艺术慎重端严,更注重对人的内在德行的考察,注重“教化”的意义。

而从这个时期开始,艺术审美逐渐占据上风,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了魏晋的人物画上。

魏晋时期关注女性美,欣赏女性美,并在生活上进行模仿。男性涂脂抹粉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流行而且风雅的事情,在之后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非常少见的。

张华作女史篇的时候,是将它作为对当时专权的贾后的一个讽谏,因此绘的是“女德”,是想要“苦口陈篇,庄言警世”,其实主要目的是说教。

但是顾恺之在为它绘制插图的时候,却仍然展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同时体现了他自己的美学追求。

女史箴图整幅画采用游丝描手法,用笔精细绵密、繁密无际,如“春蚕浮空,流水行地”。线条贯穿画面,使得三米多的长卷极具整体感,每一段相对独立,又前后照应,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极高。

顾恺之提出了“悟对”与“实对”的说法。

实对指的是对单个人物眼神的刻画,悟对则是对多个人物眼神与神态交流的捕捉。

因此,他不仅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对女史箴中每一个情节的设计以及其中人物的描绘都非常传神,达到了极高的审美情趣,放在整个时代中间来看的话,更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毫无疑问,出现在公元三世纪的女史箴图是华夏绘画史上的顶级珍品,即使只是唐代摹本,也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在华夏绘画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之前,它一直被收藏在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时期被移往颐和园。

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它被驻颐和园的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k·约翰逊上尉趁乱盗走,最后以25英磅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可笑的是,约翰逊上尉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举世珍品的价值,他把它拿给大英博物馆,只是想让馆员为画轴上的玉扣估价而已……

在苏进上个世界,女史箴图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但是极少拿出来展览。

苏进完全没想到,在这个世界里,他能在华夏的土地上看到它,还是被英国人主动拿回来的……

想到曾经听说过的它的历史与现状,此刻,当苏进的手按在文物箱的表面上时,连他的心也忍不住剧烈跳动了起来。

0834干了什么……

苏进打开了箱子。

这个箱子很大,光是宽度就有六十厘米,长度有一米多,刚才是两个人一起把它抬进来的。

箱盖打开,还不能马上看到里面的东西,必须揭开上面的遮光膜才行。

段程站在苏进身后,很紧张地看着。

苏进的动作明显比平时慢得多,他小心翼翼地掀开上面的薄膜,又打开下方的夹层,这才让下方的画卷出现在众人面前。

目光才一触到画上的人物,段程就轻轻吸了口气,眼睛亮了。

他不懂文物,但是他有审美。

这幅画真的非常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