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三章 怎么又是他(2 / 2)
有他们带动,跟着合唱的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全都集体起立。
歌声不变,唯一变得是他们的表情。
每一张脸,都无比的凝重。
龙英台看着这一幕,愕然不解。
她怎么都没想到,现场竟然真的有不少人会唱!
刚才她提到湾湾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大部分人都表示没听过。她还感叹历史断层有点严重,连流行歌曲都如此,更别说《我的祖国》这种红歌了。
可现实却狠狠给了她一巴掌。
因为《我的祖国》创作年代正是1956年!
这些游客不知道同年代的《五月的风》,不知道同年代的《凤凰于飞》,却知道《我的祖国》!
这是多么大的一种讥讽?
唯一让龙英台感到欣慰的是,跟着合唱的只有内地游客,占了听众最大比例的香江游客,目前还是一副茫然状态。
只是,龙英台的这种庆幸没有持续多久。
仅仅几分钟,当旋律循环一遍,再次回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时候,现场就像是滚烫的油锅里忽然浇下了一瓢冷水,顿时炸裂。
呼啦!
所有人,全部起立。
刚才还茫然的香江游客,仿佛在这一秒钟找到了归属,全都张大嘴巴,努力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着合唱。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歌声嘹亮,回荡在礼堂中,汇聚成强大的音波冲击到外面。
原本没有前来听讲的游客,也被歌声吸引,好奇的凑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当这些游客看到整个礼堂的人都笔直站立,高唱《我的祖国》的时候,愕然的表情里忍不住生出一丝感动。
于是站在人群外面,站在烈日底下,也跟着高唱。
《国学正典》编委会,顾衷德正嘟囔着:“王庸又跑哪里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当他听见远处传来的歌声时,忙碌的动作忽然定格,然后缓缓抬头,转向礼堂方向。
眼中,有淡淡的泪光闪烁。
刘改之也愣了一下,随即感叹一声:“真没想到会在湾湾听到这首歌,即便当初两岸敌视时期,这首歌也受到许多湾湾知识分子的喜欢,尤其我们这一代人。谁不知道,真正的家,在对面呢?”
………………
舞台上,龙英台表情变得异常精彩。
她嘴角翘着,还保持着之前的嘲笑。只是这笑容里却带着浓浓的惊愕不解,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整张脸更是明确传达出她此刻的心情。
“怎么会这样?!”
龙英台想不到,这首在她眼里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唱的歌曲,竟然不光内地游客会唱,香江游客也会唱!
而那些香江游客里,同时包括了不少的年轻人!
“不行,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今天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龙英台将慌张情绪压下去,定了定神,想到。
随后,她拿起话筒,用最大嗓门道:“多么好听的旋律!很棒,是不是?让我们一起为这首歌鼓个掌好不好?”
龙英台究竟是这次演讲的主讲人,究竟是公众人物。
在她刻意的打断下,现场不少听众都被诱导,暂停歌唱,开始鼓掌。
哗啦啦,掌声热烈。
龙英台脸色又难看一分,从掌声里可以明确听出人们对这首歌的情感。
她口干舌燥讲了那么久,全都被王庸带起来的一首歌给毁了。
这让她有些恼怒。
“感谢大家的合唱,很震撼,很美好。一条大河波浪宽,多么美好的歌词啊,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了波澜壮阔的山河美景。这一刻,我从诸位的歌声里听到了纯真、听到了善良,就跟这首歌的歌词一样。有时候,我们就该像是今天一样,放下一切杂念,刨除一切外在因素,让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龙英台声情并茂的道。
不少听众被她的话感染,忍不住出声叫好。
确实,龙英台这番话说的无懈可击,似乎真的在赞扬在场听众的情感。可是,最后一句话里蕴含的别样意味,却让王庸目光一凛,忍不住再次将话筒拿到了嘴边。
“我不赞同。”
四个字传出,龙英台犹如听到雷霆炸响,忍不住颤栗了一下。
怎么又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