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缸中之脑二更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606章 缸中之脑(二更求订阅)

现在林翰人气这么旺盛,燕京大学出版社这边自然想要光明正大的借用一下他的影响力,《黑客帝国里的哲学》算是比较专业的解读书籍,如果放在平时根本没多少人会去购买。

可眼下基本上算是最好的时机了,它解读的小说正在大火,有很多人都直呼看不明白其中的隐藏意义,网络上的分析解答终究有限而且分散。

而且林翰一旦给这本书作序的话,就等于是半个官方文了,所以宁愿等他慢慢看也要把序言交给他!

林翰将手机放进兜里,现在下班之后又有事情做了,得把燕京大学哲学系出上购物,真是没想到。”

谢欣摇摇头,低声解释说道:“这可不是网购的,看地址是从燕京大学那边寄过来的,摸起来有点像一本书。”

“可不得了!居然是燕京大学,林导的交际圈子可真大!”曹倩倩读书时候一直都觉得燕京大学只能用来仰望跟膜拜。

“好了,刚刚拍摄完,我把东西拿去给林导。嘉衍哥那边也下来了,你快去拿瓶水给他喝吧!”

两人说话这会儿功夫,这一段拍摄就暂时结束了,只不过林翰看起来还有些不满意,正在跟摄影指导对着监视器指指点点的,大概是想要重新拍摄。

等他俩交流完之后,林翰则是将耳机放在一边,自己坐在导演椅子上面思考起来。

“林导,这是从燕京大学那边寄过来的包裹,刚刚送到的。”

林翰将包裹拿在手上,他有些诧异,中午时分才收到电话,现在才三个小时不到就寄过来了,同城快递果然牛逼!

现在他展现了一次徒手拆快递的功夫,直接将快递包装袋撕开,将里面的图书样本给拿了出来。

《黑客帝国里的哲学》是拿到了人大出版社跟林翰这边双重授权的,所以在书本的封面上跟《黑客帝国》简体版如出一辙,拥有非常类似的封面!

只不过这本书里面没有序言,大概只是临时印刷出来的,上面的油墨气息还非常浓厚,林翰随手翻阅了几页之后发现自己的工作量肯定非常大,居然有一百三十页。

站在一边的谢欣很眼尖的看到了书籍的名字,她不解的询问道:“这是燕京大学哪位老师写的呀,看起来跟我们小说一模一样!”

“是哲学系的全体师生写的,让我来帮他们作序。小谢,你帮我把时间记一下,如果我忘记了,一周之后千万记得要提醒我。”

谢欣连连点头,她不由得佩服起燕京大学那边的人来,能邀请到林翰这个小说正主帮他们写序言,这宣传噱头起码价值好几十万册的销量!

……

随着拍摄时间的推进,演员们的默契越来越高了,而且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也有序得多,再加上几个演员基本上都是老戏骨,所以进度很快就超出了林翰的预料。

每天收工的时间逐渐提前,除非是有夜晚的戏份,否则的话林翰一般在晚上七点就能回到家里面!

除了逗弄逗弄柴柴,他在陈佳璇看电视的时候就在阅读《黑客帝国里的哲学》这本书,不得不承认燕京大学的师生们解析角度非常有趣。

明明是分析哲学,但他们率先从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入手,从安全技术的角度来描述整部小说的故事: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在虚拟机中调试病毒时的情景,正常的程序安静的运行在虚拟机中,少数像尼奥这样有特权的程序可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甚至跳出虚拟机进入宿主机运行,最后尼奥牺牲自己帮助矩阵定位到史密斯特工就是病毒进程的pid,之后通过一轮内存杀毒以及重启虚拟机的操作让矩阵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然,这群人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他们文笔与思维兼具,用一个个文字将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读者面前,甚至林翰都觉得有些新奇。

比如这一篇由王若谷教授写的“缸中之脑”,林翰之前根本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看完之后也算是被科普了一下。

“号称史上最难懂的小说之一,要想把《黑客帝国》的故事情节搞明白欣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我们只需要知道故事的背景就足够了,但这看起来似乎又像是讨论人与机器关系这样的老套路。

这类型的文章巅峰莫过于林翰自己的出道之作《我,机器人》,可《黑客帝国》引发的讨论却远远超出了那本书。为什么哲学家偏偏对《黑客帝国》情有独钟?

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对一个更加本质问题的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整部小说置身其中的大背景,它也堪称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己命运最大胆的假想,那就是:如果我们真的身处电脑营造的虚拟世界中,我们还能否确定外部世界的真实性?

如果嫌这个表述太过于绕口,那就换成哲学语言来描述,这也是思想史上著名的缸中之脑假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