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在为下一场战争提前做准备(2 / 2)

加入书签

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但李卫国却在构思下一场战争,寻找下一个敌人了。

德意志帝国!

这是李卫国第一次在朝堂上公开自己的想法,顿时引起文武百官们的惊讶。

虽然都知道李卫国天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盟友就是用来被坑和被出卖的,但从李卫国口中主动说出来要对付德意志帝国,把德意志帝国当做下一场战争的主要敌人,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惊。

这才是帝王啊!

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就开始考虑下一场战争,准备对付下一个敌人了。

文武百官们心中都在感叹,难怪李卫国能够当皇帝,他们却只能当个下属,这远见差距也太大了些吧!

陛下啊!

您不要这么有远见好不好,让我等文武百官们情何以堪啊!

心中这么想的,却是没人敢说出来,只能用眼神彼此交流了!

“陛下,我军着急打通苏伊士运河,不会是要对德意志帝国开战吧?”

有大臣迅速联想到苏伊士运河战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卫国笑道:“我们把德意志当做下一场战争的主要敌人,却不一定现在就打!之所以要尽快打通苏伊士运河,就是要把太平洋舰队提前开到欧洲战场上去。根据情报,德意志有可能打败英法联军,到时候占领法国时,英国很快也会投降,我们不能让英法都被德国占领!”

这是要去抢夺德意志帝国的胜利果实啊!

文武百官们都是老油条了,一听就明白!

“陛下,我们只出动太平洋舰队,没有陆军配合,如何抢夺德意志的胜利果实啊?”

“如果派出陆军,那岂不是逼着德意志帝国立即跟我们翻脸?”

“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发来贺电,但私底下却在警告我们不要再出兵了!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竟然要求我们把苏伊士运河交给他们,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对帝国当前行动的极为不满!”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西方人,本来就跟我们东方人不是一个世界观,早晚必有一战!”

“没错!竟敢舔着脸问我们要苏伊士运河?这奥斯曼人也太嚣张了!坚决不给,不服就打!”

“就是!反正咱们东西方早晚必有一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英法俄跟德意奥拼得两败俱伤时,我们直接出兵,干了他们!凭借帝国的军力,是没有问题的!”

跟文官比起来,武官们就激进的多了,要直接开战。

李卫国不是没想过直接开战,但那样一来,就等于中华帝国跟整个西方世界开战了,结果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按照李卫国自己的想法,还是等到英法俄跟德意奥分出胜负后,拉拢战败国对抗战胜国,这样才是最好的削弱整个西方世界实力的方法。

“陆地上,英法联军恐怕无法阻挡德意志帝国大军,战败是早晚的事情!英法海军有可能孤注一掷,跟德意志海军决一死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朕派太平洋舰队进入欧洲,如果德意志败了,太平洋舰队就跟英法开战,然后进而占领英国,作为日后控制德意志在欧洲做大的桥头堡。”

听到李卫国表态,文武百官们顿时眼前一亮,感情是去摘桃子,而且挑的目标非常好,英国海军一旦战败,英国必然投降,不列颠群岛正好可以遏制欧洲发展,就算德意志占领法国,将来也要受不列颠群岛制衡。

高明的战略安排啊!

林继云已经忍不住道:“陛下,我们海军向您保证,一定消灭英国皇家海军,占领不列颠!不过,如果德意志公海舰队胜了呢?他们必然要去占领不列颠群岛啊!”

李卫国白了林继云一眼,正要骂林继云没长脑子时,不料有人替他说了。

“林大人,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陛下的意思你都看不出来哇?不管他们最后谁胜谁败,帝国都要进攻不列颠,把不列颠掌控在手中,不然将来怎么遏制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崛起?”

众人都是一愣,却见说话的是庄九侠。

这是庄九侠第一次骂林继云,显然是被海陆军长时间欺负,终于爆发了。

从这一刻开始,庄九侠就没打算再给海陆军面子了,他要为空军争面子争地位了,所以一出口就不留余地了。

林继云也是懵了,一直以来海军都是中华帝国的最强兵种,在军方的权重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连陆军都得退避三舍,如今却被一个晚辈给骂了,这让老林气的直哆嗦。

如果不是李卫国在此,恐怕林继云就要破口大骂,甚至出手打人了。

海军其他将领们也是愤怒无比,瞪着庄九侠,一副要吃人的表情。

空军将领们在发蒙过后,迅速占到了庄九侠一边,同样一副你要敢动手我们奉陪到底的架势。

李卫国也是惊讶一番,不过很快想到庄九侠领导空军也不容易,被海陆军压着,如果在这样下去,对空军的发展也将不利。

所以李卫国在心中是支持庄九侠的,毕竟未来的国防,权重最大的将是空军,国家的强大与否,全在空军的战斗力上面了。

眼看着军方内部气氛陡然紧张,李卫国顿时咳嗽两声,道:“今天的朝会就到这吧!朕累了,退朝吧!庄九侠留下,朕有事跟你说!”

这是啥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分明就是袒护庄九侠,甚至还有一丝警告意味在内。

林继云虽然气愤,但是他跟谁李卫国多年,太了解李卫国的脾气了,凡事不能做过火了。

可能是苏伊士运河战役这件事,海陆军抛开空军单独干,让李卫国不高兴了,于是林继云瞬间老实了,没敢再多言,恭恭敬敬的三呼万岁,然后跟随其他文武百官一起退出大殿。(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