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滴墨成伤(2 / 2)

加入书签

主持方丈说:“五少爷请坐吧。”

安元志站着不动,说:“我来是想请大师做一场法事。”

主持方丈说:“不知道五少爷要做什么法事?”

安元志说:“死江南人,大师这里做法事,可以超度他们吗?”

主持方丈念了一声佛号,道:“五少爷,人既然是亡江南,你为何不江南请高僧超度他们呢?”

“忙着打仗,没时间,”安元志说:“我也不知道江南有什么高僧。”

主持方丈摇头笑道:“五少爷,若是有心,你打听一下,一定可以知道江南何处有高僧。”

安元志冷笑几声,说:“来我找这个借口骗不了大师。”

主持方丈说:“五少爷若是不想说,那贫僧就不问了。”

“也没什么不可说,”安元志道:“你这里设下灵位,我日后还能来给他们上上香,若是设江南,我此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下江南了,我不想离她太远。”

主持方丈道:“贫僧明白了,明日贫僧就为亡者做一场法事。”

“等五殿下走了之后再做吧,”安元志放了几锭银元桌案上,说:“这些钱够做一场法事吗?”

主持方丈着这几锭银元,笑道:“五少爷不是信佛之人。”

安元志说:“这钱不能放这里?”

“从来没有人问贫僧,做一场法事要多少钱。”

“反正都是要给钱,”安元志说:“我只是多问一句罢了,这样不行?”

主持方丈叹口气,走到香案前,点了三柱香插了香炉里,说:“五少爷要超度何人?把他们名字写下来吧。”

“我只知道其中四人姓名,”安元志着香烟缭绕佛前香案,道:“不知道名字就不能超度了吗?”

“这些是什么人?”主持方丈问道。

安元志说:“一个村子人,那个村子叫栖乌村。”

“一个村子人?”

“嗯,栖乌村是个渔村,一个村子人都死了。”

主持方丈转身向了安元志。

安元志面无表情地道:“这法事大师你能做吗?”

主持方丈拿了纸笔给安元志,说:“五少爷写下那四人姓名吧。”

安元志提笔写了范老汉父子三人名讳,后写下范红桥这三个字时,运笔不得法,后一个桥字,是写脱了形。

主持方丈着安元志手中笔如有千斤重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说。

安元志自己写下字,这应该是他写得丑字了,“没想到,我从军之后,字就写得难了,”安元志自嘲了一句后,扔下了笔。

主持方丈说了一句:“滴墨成伤,字不成字,也情有可原。”

安元志默不作声地着主持方丈将这张纸收起。

“有了名字才可设灵位,”主持方丈跟安元志解释道:“其他村人,贫僧可超度,只是灵位设不成,还望五少爷恕罪。”

安元志转身又面前这尊观音像,问主持方丈道:“我听说死人世间有挂念,就没办法投胎转世?”

主持方丈说:“一碗孟婆汤喝下,前尘往事皆成空,这挂念从何而来?”

“若是那人不喝孟婆汤呢?”安元志问道。

“执念太深之人,走不了黄泉路,到不了奈何桥,”主持方丈跟安元志说道。

“这要怎么办?”

“把该断事,该断情都断掉,破执之后,自能解脱。”

听了主持方丈话后,安元志犹豫了很久,后从腰间拿出了那块范红桥未能绣完手帕,道:“我总是能梦见她,这是她东西,要怎样才能送她走?”

“五少爷是想送这姑娘走,还是怕再见到她?”

安元志没有说话。

主持方丈指了指地上铜盆,“烧了这手帕,五少爷也许可以心安了。”

安元志低头铜盆里烧得通红炭火,“烧了就行了?”

主持方丈站一旁着安元志。

安元志手一松,手帕掉进了铜盆里。

主持方丈这才开口,对着燃起火手帕道:“他即无心,你又何必入梦?”

主持方丈话音刚落,安元志却又蹲下身,从铜盆里抢出了手帕,等他把手帕上火踩灭了之后,这手帕上并蒂莲花少了一半,正好是范红桥没来及绣好那一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