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心里不由得对原先还很满意的侯爷女婿不满了。
苏青淇不知自己父亲的心里活动,她一边帮着泓哥儿这个小家伙揉肚皮一边和两个嫂子闲聊。
回来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淇并没有再下厨做饭,只是每天熬制一罐药汤分给祖母和父亲他们调养身体。
苏总督尽管有些遗憾,不能再吃三女儿做的绝顶美味的菜肴,但自己女儿总归是大家闺秀,偶尔下下厨才说的过去。
此时的苏青淇还不知自己就算回到了江南苏府,楚侯爷依然丧心病狂的派人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每天被泓哥儿这个家伙缠着要好吃的,几乎将远在京都的楚侯爷忘光光了。
怀宁侯府
楚侯爷听着属下的汇报,得知阿淇很喜欢她的四岁小侄子,天天和她小侄子玩后,想起自己因为绝症的缘故绝嗣,俊脸上不免带上了一丝阴郁之色。
阿淇喜欢小孩,他不能给她孩子,简直悲伤的不能悲伤!
☆、第35章
这一天清晨,苏青淇醒来洗漱完却没听到泓哥儿这个小家伙的声音,不禁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
明兰端了早饭进来,将鸡汁粥粥,葱油饼和几碟酱菜摆上,却发现姑娘正在神游,便小声提醒。
“姑娘,吃早饭了。”
“嗯。”苏青淇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句,端起白瓷碗,小口小口的喝着鸡汁粥,心里却在想着泓哥儿今天怎么没过来缠她。
这不科学!
这些天已经习惯了泓哥儿叽叽喳喳的稚嫩嗓音,一时没听到,竟倍觉不习惯。
习惯果然是件可怕的东西!
明兰一脸忧心忡忡的给姑娘夹菜,姑娘不知受了什么刺激。
早饭吃完后,泓哥儿这个小家伙依然没过来,苏青淇发现自己做什么都没劲儿,又一次被针刺到了手指,苏青淇:“……”,算了,不想了,不就是少了个捣蛋鬼不习惯嘛,还是做正事要紧,看着自己绣了一半的大红嫁衣,苏青淇收拾心情,专心致志的绣起了嫁衣。
现在苏府都在忙活自己出嫁之事,她还是老老实实快点将嫁衣绣好。
本来这事可以交给府里的绣娘做的,苏青淇想到自己进步神速的女红,决定自己来,韩氏本来不同意,但在苏青淇露了一手后就不说什么了。
在大庆朝,女子一旦订了亲,就会开始绣自己的嫁衣,等出嫁的时候穿上,女红不行的才会请绣娘代手。
尽管知道韩氏暗地里让绣娘做了一套嫁衣,怕她赶不及,她还是想穿自己绣的嫁衣。
姑娘终于恢复正常了,一旁的明兰总算松了口气。
巳时中的时候,苏青淇才歇了下来,准备到小厨房熬制药汤,顺便做些小糕点,谁知吴婆子过来,带来了韩氏的话,让她到前院厅堂。
“吴嬷嬷,府里有客人?”
吴婆子笑着点头回道:“是太太的娘家人过来了,听说姑娘您记在了太太名下,便想要见见您。”
苏青淇闻言,心里有了准备,这是嫡母韩氏要让她和韩家熟悉熟悉了,她的生母田氏是和家人在家乡发水灾的时候逃难到江南的,父母在逃难过程中就没了,可以说母家那边已经没有亲戚了。
苏青淇不大在意这些,出嫁后,有苏家这个娘家当靠山就够了,没想到嫡母韩氏似乎有意让韩家当她的另一座靠山。不管嫡母韩氏是出于什么目的,就算只是感激她救了大姐,对苏青淇来说都不亏。
明兰连忙帮姑娘整理一下衣裳,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和吴婆子去了前院厅堂。
……………………
前院厅堂内,韩志峰捧着茶盏,小啜了口上等香茗,抬头望向上首位的妹妹和妹夫,惊奇的问道。
“你说青淇外甥女做的药膳特别有效果?”
韩氏笑着点头,“是啊,二哥,你知道我自从十多年前流掉小哥儿后,身子就不太好,特别受不了寒气,胸闷头晕是常事,找了许多大夫都只是小小的缓解,这不才吃了六天淇姐儿熬的药汤,这些症状都快消失了,估计再坚持吃两三天,以后就不用受罪了。”
韩氏虽说对苏青涵比较好,但终归不是亲生的,况且涵姐儿的生母还在呢,就算她医术再高超,她都没有让苏青涵把脉开方子调理身体。
在得知女儿被苏青涵暗害过后,韩氏庆幸自己当初够警惕。
“妹夫,我妹妹说的是不是真的?”韩志峰不淡定了。
苏远鸿微微颔首,“千真万确,听青淇说,她熬制给我们喝的药汤药性温和,以调养身体为主,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是需要些时间。”
他的母亲自从喝了青淇熬制的药汤后,才六天时间,精神就好了不少,有时甚至不需人扶着都能走一些路了。
韩志峰得到了确认了,羡慕了一番妹妹和妹夫的好运气,他本是受妹妹的邀请,过来苏府给苏青淇这个外甥女添妆的,听了妹妹和妹夫的一番话,他更想见见这个外甥女,于是就有了吴婆子去叫苏青淇的那么一幕。
在三人聊得正欢的时候,苏青淇规规矩矩的提着罗裙跨入前厅,礼数周到的喊人。虽说是第一次见韩志峰,但她已经算是韩氏的名下的嫡次女,从吴婆子那里得知了韩志峰的身份,也就没有犹豫的喊了他。
“父亲,母亲,二舅父!”
“这就是青淇外甥女?”韩志峰仔细打量了一番刚刚进来的纤纤少女,但见她容貌清丽,端庄有礼,难得的是眼神清明。
妹妹这回总算没有看错人。
之前的那个青涵外甥女,韩志峰早些年就见过了,比这个长得更好看,嘴巴很甜,他却不大喜欢。
韩氏点点头,叫了苏青淇上前,苏青淇提着裙摆走到韩氏身边,韩氏拉着她的手,轻拍了一下,慈爱的说道:“你二舅父这回过来给你送添妆礼了。”
苏青淇连忙朝韩志峰福了福身,语气诚恳中带着谢意:“多谢二舅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