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李丹薇微微一笑:“可不是么?血脉已经离得很远了。便是他们几房之间,彼此往来也并不算太紧密。如丹阳房这般的大房支,光是背自家的谱系便足足有数千人。若将陇西李氏的房支都背下来,至少数万人,那可不容易。当初我年纪小,费了好些年才从稀里糊涂逐渐理得清楚些。”
“原来姑臧李氏是都督府的亲戚。”姑臧夫人笑道,“他们与契苾部亦有些来往,时常帮我往长安捎带些消息。”略作沉吟之后,她又道:“如今契苾部有些混乱,我原便不打算将你们两个小娘子都带去族中。先前还想着,且让你们在姑臧县城中的别院住下,如今想来,倒不如让你们去姑臧李氏府中住些时日。”眼下契苾部一分为二,叛逃的三千余人仍在薛延陀牙帐,不愿随着可汗南归。剩下一千余族人则护着契苾沙门的妻儿留在姑臧山下,收拾残局。虽说已经过去数月,但契苾部族依旧不够安稳,亦不适合待客。
“儿倒是宁可住在别院里。”李遐玉道,“姑臧李氏说来也只是十娘姊姊的远亲,贸然上门恐怕并不合适。何况,夫人在都督府住了这么些时日,不觉得世家大族中处处都是规矩么?好不容易松散些,岂能再一次‘自投罗网’?而且,咱们还带着那么些府兵、部曲,如何能住得下?”
李丹薇禁不住抿唇笑了:“夫人,元娘说得很是。到底只是远亲,烦扰他们也不合适。祖父祖母也只吩咐儿带些表礼,上门问候拜访,并未嘱托其他事。”其实卢夫人也暗示过她,去姑臧房住些时日总比随着姑臧夫人住好些。但她此行是为陪伴姑臧夫人而来,岂有主动远离的道理?索性便当成未曾听懂祖母的暗示就是了。
姑臧夫人蹙眉细想,摇首叹道:“确实是我想得岔了。住在别院里自由自在,总比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强些。有那么些府兵部曲护着,你们的安危应当无碍。到时候,我给你们留下几个奴婢,也好提醒你们认一认姑臧李氏的人。”
“多谢夫人。”小娘子们相视一笑。
约莫十来日后,北地普降大雪,一行人终于赶到姑臧县县城。因忧心契苾部近况,又担忧大雪连降妨碍赶路,姑臧夫人便索性不入县城,就在城门前与孩子们暂时告别。“待到部族内收拾干净后,我再遣人来接你们。短则十日,多则二十日。”
“夫人尽管放心。儿等皆并非幼童,定会彼此照料妥当。”李遐玉应道。
李丹薇亦笑道:“夫人不必挂念儿等,只管家去就是。儿瞧着姑臧县繁华得很,也正好四处走一走。而且,凉州州城就在姑臧县,去开开眼界也便利呢。”
姑臧夫人见两人谈笑自若,心中也清楚她们并非寻常小娘子,便道:“如此甚好。”牛车队遂缓缓离去,谢琰望了李遐玉一眼,拨马随上。他的属下怔了怔,也都翻身上马,跟了过去。
未等走几步,姑臧夫人便发觉不对,佯怒道:“三郎怎么也跟来了?好端端的,怎么不守在姊妹们身边?”
谢琰抱拳行礼道:“孩儿奉都督之命,送夫人归乡。如今尚未至契苾部,军令在身,自是须得继续护卫夫人。便是送至契苾部,夫人身边只得数十护卫,部族中危机四伏,孩儿亦不可能轻易抽身离开。”
“大兄也带着部曲一同去罢。”李遐玉道,“万一生变,只靠着眼下这些人弹压恐怕很是艰难。我和十娘姊姊身边还有都督府的一百部曲,护卫安全已经足够了。”都督府的部曲虽然不会听李丹薇的调遣,但做护卫也算得上尽职尽责。更何况,她还带着十来个扮作婢女的女兵。另还有百余女兵,随着自家的商队启程,如今也已经到了凉州州城。
谢琰犹豫片刻,瞥了她一眼,低声道:“不可自作主张。”这便算是答应了。孙夏挠了挠脑袋,当然毫无异议。对他而言,杀马贼固然痛快,但报答姑臧夫人的恩情亦是十分重要之事。何况,三郎与元娘都打定了主意,他只需听他们的就是。
“阿兄放心,我不会贸然行动。”李遐玉许诺道。她的女兵从未见过血,自是不能单独出去杀马贼。以那些身经百战的老部曲,带着这群士气高昂的新兵,才能将她们历练打磨出来。否则,恐怕只会白白消耗她们的性命罢了。
姑臧夫人拗不过谢琰,只得让他与孙夏一起跟去。但回首见李遐玉、李丹薇两个小娘子孤零零的披着狐裘立在城门旁,越发觉得不忍心,便将贴身侍婢又给了她们好几个,叮嘱了好些话,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风雪弥漫,很快便掩住了他们的行迹。因天寒地冻,李遐玉与李丹薇并未逞强骑马,而是坐上牛车,进入姑臧县城中。姑臧夫人别院与陇西李氏姑臧房老宅是对门的邻里,都是三路七进的大宅子。许是常年居住的缘故,宅子不但富丽堂皇,而且颇有人气。管事早便接到消息,带着仆婢前来相迎,虽不见姑臧夫人车驾,但态度也十分殷勤尊重。
“两位小娘子都是贵客,某已经唤人收拾了正院旁边相邻的两个院落,随时都可住下。”管事领着一行人进入内院,穿过被雪覆盖的庭园,来到收拾得十分干净温暖的院落前。李遐玉眨眨眼,挽住李丹薇的手臂:“好容易得了和十娘姊姊单独相处的机会,可不能再将我们分开了。”
李丹薇亦笑道:“院子这般轩阔,住下我们二人并婢女们已是绰绰有余。烦劳管事将我们安置在一处罢。不必再增添什么,只需在小楼里加一张床榻就是了。”
“便是不加床榻,咱们抵足而眠也好。”李遐玉接道。
李丹薇戳了戳她的额头:“谁知道你睡相如何?若是扰了我的好眠,也好分床睡。”
打理一座院子总比两座院子容易些,管事自是顺着她们答应下来。姑臧夫人的贴身侍婢也并无异议,只是让人赶紧准备热水吃食,方便两位小娘子梳洗歇息。两人分别洗浴之后,坐在熏笼边晾干湿漉漉的长发。李丹薇命婢女取来笔墨纸砚,给对门的姑臧房写了个帖子,简单提及此行之事,并说明过两日上门拜访。
“元娘,到时候与我同去罢?”
“不想去。”李遐玉懒懒地推着双陆,“十娘姊姊记得那么多谱系,正好认一认亲戚,送上表礼。我若是跟去,且不说相互介绍有些烦扰,那么多人我也记不过来。”姑臧房是李丹薇的远亲,与她毫无干系,又何必勉强自己约束性子,上门去与人虚与委蛇呢?何况,这可是凉州,并非灵州。便是拓展交际人脉,也没有必要涉足凉州。
李遐玉微微一怔,垂眸想了想,苦笑道:“确实不该拉着你同去。否则,若是遇上八从姊、九从姊那般性情的小娘子,岂不是白白教你受了委屈?也罢,你就在别院中等着我,或是去市集里逛一逛也好。”
“在客人面前,也少有八娘、九娘那般失礼的世家贵女。我可不是因此而不愿去,只是纯粹不想交际罢了。”李遐玉道,自然而然地转移话题,“说来,离拜访还有两三日罢。若是雪停了,咱们不如去凉州州城走一走?也好备些礼物,到时候带回灵州去。”
“也好。”李丹薇颔首浅笑,略微想开了些。
☆、第五十二章发现端倪
翌日,鹅毛大雪果然渐渐转小,及傍晚时分终于完全停了。彼时霞光万丈,映照在晶莹剔透的玉树琼枝上,格外清丽动人。李遐玉与李丹薇披着雪白的狐裘,在挂满冰凌的柳树旁缓步慢行,欣赏园中雪景。她们只道眼前夕阳雪景难得一见,却未曾想两个美貌精致的小娘子漫步雪中,若是被外人瞧见,定也会成了他们眼中的胜景。
且不说目睹此情此景的管事心中扼腕,禁不住私下对姑臧夫人的贴身侍婢连声哀叹:自家几个小郎君年纪委实太小了些,不然若能将这两个小娘子娶回家去,姑臧夫人该有多欢喜。那些贴身侍婢自是连声附和,紧接着又哀叹小娘子们都定了亲,不然若是能嫁了谢三郎,姑臧夫人与可汗也定会喜出望外。
李遐玉与李丹薇自是不知,她们都已经被惦记了一遭。因着姑臧房接到帖子之后,遣人回帖定下了两日之后拜访。横竖这两天闲来无事,她们便按照原定打算,前往凉州州城与商队、女兵会合,顺带筹备礼物。
于是,第二日,两人便作郎君打扮,穿着暖和的滩羊皮袄,戴上毛茸茸的兔皮帽,裹上厚实的披风兜帽,打算策马出县城。不料,甫走出别院,便被都督府的部曲头领拦住了。那虬髯大汉一脸不赞同,时不时以冷眼怒视李遐玉,仿佛正无言责怪都是她引诱自家小娘子走上了歪道:“十娘子,此去凉州路途遥远,怎可舍下某等,独自出行?何况,如今天寒地冻,也不适合骑马远行,倒不如乘坐牛车,由某等护送前去。”
“不过六七十里,策马飞奔,两个时辰便到了。一往一返,也赶得上宵禁的时候。若是坐牛车,少不得还须得在凉州州城内停留一夜,恐怕更不合适。”李丹薇道。
世家大族的小娘子,当然不能无缘无故在客栈中落脚歇息,免得失了身份。李遐玉眯起双眸,似笑非笑地望向那眼看着便要出口劝诫的大汉,道:“到底十娘姊姊是主,身为部曲,理当听任派遣,如何能对主家指手画脚?而且,便是在长安,作郎君打扮骑马出行的世家贵女也多得很,十娘姊姊此举又有何逾矩之处?何况,我们亦并非独自出行,后头不是跟着十来个婢女么?她们都是练家子,足以护住我们的安危,尔等也不必太过忧心。”
李丹薇笑着接道:“我与元娘都不是身子骨柔弱的,些许寒风也经受得起,应当无妨。”
那部曲首领见实在劝解不得,只能瓮声瓮气道:“某叫上些人手,护卫十娘!凉州毕竟陌生,谁知会发生什么事?为以防万一,理应多带些人手才好。”至于带上几十人,会不会妨碍李丹薇与李遐玉的打算,便无须他顾虑了。
李遐玉倒也不在意带上这群人,毕竟此次只是去凉州逛上一逛而已。不过,若是赶去杀马贼,这群都督府部曲依然跟在身边,恐怕会对他们的行动多有妨碍。当然,若是不带上李丹薇,想来都督府的部曲也不会多管闲事。而且,虽是知己,但她其实也并不想李丹薇涉入血腥杀戮之中。生在贞观盛世的世家贵女,又何须面对血肉横飞的场景?她只须骑射打猎,自由自在,便足够了。
凉州与灵州相似,皆是守备极为森严的雄伟城池,连四面瓮城上亦是旌旗烈烈、长戟森森。戍卫的兵士穿着薄铠屹立在寒风中,举手投足却依旧一丝不苟、军纪森严,可见凉州都督李袭誉其人治军之严明。想起这位凉州都督,李遐玉禁不住低声问:“十娘姊姊,这位都督姓李,亦出身世家大族,可是陇西李氏?”
李丹薇颔首:“是安康房嫡支,其兄为桂州都督李袭志,镇守岭南多年。”
“一南一北,皆驻守边疆,殊为不易。”李遐玉不得不感叹,陇西李氏不愧为顶级士族门阀,当朝服朱服紫者数不胜数。且不说定著四房,其他大小房头几十个,没落者中兴者皆有之。能将家族荣光维持千年,每一代人确实都付出良多。她原先豪情壮志,意图将自家推入世族之中,但仔细想想,这绝非一件易事。愈是盛世太平,世族沦落为寒族、寒族上升为世族便愈是艰难。更何况,如今军功、贡举皆不独只属于世族。若寒士亦能成为高官,是世族或是寒族又有何干系?倒不如约束家风、定下家规,令自家绝不能教出那等骄矜不知世事的子女更重要些。若能历经代代传承,家风千年不衰,又何愁声名不远扬宇内?
刚年满十一岁不久,论虚岁也不过十二的小娘子丝毫不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她甚至兴致勃勃地拟定了一条又一条“家训”,打算与谢琰、李遐龄商议之后,便呈给祖父祖母作为李氏家规使用。
不多时,一行人便策马来到市集对面的里坊中。由于时常来往于西域,康家在此购置了两座相邻的三进大宅院,专供自家商队歇脚所用。莫说容纳上百人的大商队,便是好几个商队撞在一处,也都装得下。柴氏原本也打算买座院子,便于商队使用。但官眷经商乃是国朝大忌,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她与康家之间的交往合作已经很是小心翼翼了,也不必要在这种细节上栽跟头。于是,李家私底下的商队同样以康家商队的名义,在康家宅院中歇息。
到得康家宅院前,一位穿着裘衣的粟特男子便笑吟吟地迎出来。李遐玉定睛一看,正是康五郎:“康郎君怎会在此?石娘子刚出月子,康郎君便急着远行西域?”九月初,石娘子一举生了个大胖小子。夫妇俩大喜过望,四处施舍钱财为小家伙积福,直恨不得将儿子天天衔在口中,半步都不舍得离开。以康五郎对儿子与石娘子的看重,原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家,走这么一趟才是。
“沙州有些要紧事,兄长们抽不开身,只得让某去处置。”康五郎有些含糊地道,“而且,娘子也不放心几位……”因李丹薇在场,他并未细说,只是将两人并婢女、部曲们都让进去:“从灵州到凉州,一路都很顺利,货物也并未损毁半分。只是,之后却免不了费些心思了。尤其如今已经入冬,许多商队都等着走完这一回,便暂停下来,待开春之后再继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