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丰南会(1 / 2)

加入书签

“《决战黄海》这部影片我去看了……”渡边雄对于雷涛关于靖国神社的言论,并没有回应,而是将话题指向了电影。

他对这部电影的评论基本上和《读辩新闻》的社论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报纸上的社论应该是经过渡边雄的审阅的。在看似闲谈的对话中,他也提出了一些疑问,这些疑问主要指向了关于男主角渊田的精神蜕变的历程。

而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写,作为电影编剧和导演的寇文直接给予了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寇文和渡边雄两人的对话,雷涛和钟宜丰则在一旁听着。

雷涛发现渡边雄的问题都提的非常专业,甚至连有些画面中对于角色的用光和摄制角度所表现出来的画面象征意义之类的问题都问到了。

在这个过程中钟宜丰还时不时的插上两句,而雷涛则一句话都没说。不过看似被冷落的他却发现渡边雄其实一直都在注意着自己的反应。

聊了一会儿电影之后,茶席也已经准备好了,

菊国茶道源自华夏,在菊国发展成了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文化活动。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和其他东亚国家的茶仪一样,茶道也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着其独特的特色。菊国茶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菊国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

菊国著名的茶道宗师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人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是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以及复杂的事情,很都人认为“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喝茶。”

但是,在茶道的本质中,“和”所代表的真谛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只要随时随地的从内心去体认茶道里的“和”,必定可以了解到“和”的真谛。古代的习俗,经过了多少世代而流传了下来,保存了数百年来的美感。对于自然的爱好,以及随着四季的变迁,以古老的习俗来做内心与内心的相互沟通,这就是“和”的感觉。的确,现代人的我们对于自然的感受是被动的,但是人们却拥有对于美的极纤细的感受性。

“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许多人认为茶之汤中,一定要使用古老的器物,注重是那个时代的哪个大师所做,以及是否是那个时代的那个名人所用过,总是把古老摆在所有事物之前,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最注重的应该是清洁,在利休百首中也咏道“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而炳杓则可以洗净内心”。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则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一位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子走进客厅恭敬地说道:“请客人们用茶吧!”

“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请吧!”听到这女子的话,渡边雄原本松弛的状态一下子变得肃穆了起来,他恭敬地直起身向雷涛三人微微一躬说道。

按照菊国的传统,茶会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社交活动。如果只是一般性的去人家家里简单的喝喝茶,和走亲访友时讨口水喝是差不多的。可如果是专门为客人举办一个正式的茶会,那就不同了,这对于被邀请的人来说绝对是非常荣幸的事情。

在古代,受邀参加茶会被邀者是必须提前三天食素斋,临行前还要沐浴焚香。而主人家选则的茶会日期也一定是个黄道吉日。

雷涛他们今天来,自然是不可能搞什么斋戒之类的古礼的,不过洗个澡换身衣服总是要的。

刚刚陪同他们过来的辻政信告诉雷涛,刚刚这个女子是渡边雄的小女儿渡边弥子,她是作为今天的茶会的女将出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