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厚颜无耻(2 / 2)

加入书签

张方平是在为朝廷做事,不是在为自己做事。

如此小钱,朝廷都不愿意出,让张方平自己去想办法。

若不是文彦博出面借给了张方平一些钱财,张方平恐怕要带着古蒙府的百姓出去抢了。

他要是真这么干了,朝廷得了利,古蒙府的百姓也得了利,可他自己就要被斩首示众。

因为他未经朝廷许可,率领百姓外出为匪,当斩首。”

寇季缓缓闭上了眼,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睁开眼,开口道:“朝廷需要忠臣良将,也希望治下全是忠臣良将,但遇事都往下面推,忠臣良将们恐怕都被逼成逆臣了。

此事是朝廷不对。”

寇季说完这话,看向了范仲淹,道:“还有要说的吗?”

范仲淹长叹了一声,道:“要说的太多了,能举的例子也多不胜数。学生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学生等人现在就等着先生您振臂一呼,也好跟随在您麾下,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

寇季张了张嘴,刚要开口,就听范仲淹又道:“您要是迟迟不振臂一呼,那学生们当中,会有好几个辞官……也有人会自己上!”

寇季瞬间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回了肚子,然后瞪了范仲淹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先生我才而立之年,距离入墓,还有数十年。

我还没死,你们就想代替我做棋手,你们是不是想的有点多?”

范仲淹低声一笑,“先生若是不出头,学生们只能冒犯了。当年先生在河西教导学生等人的时候,可是说了。

先生您最奉行的就是庸者下能者上的信条。

学生们比先生不如,但是比其他人可强不少。”

寇季挑眉道:“这么自信?”

范仲淹缓缓挺直腰板,毫不客气的道:“学生等人不敢说比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厉害,但学生等人敢断言,学生等人比现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更了解大宋。”

寇季笑眯眯的道:“比我也了解?”

范仲淹迟疑了一下,低声笑道:“学生等人比先生更擅长治理地方。”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们啊,就是欺负我没有外任的经历。但是真要比起治理地方,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范仲淹笑了一下,没有说哈。

寇季唏嘘道:“虽然朝堂上衮衮诸公不如你们了解地方,但朝堂上衮衮诸公还是存在优点的。

遇到大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会稳如泰山,而你们却未必。

就像是苏洵,当初我擢升他为渤海府知府,他居然不敢要。

最后还是跟我索要了一个包拯,才勉勉强强赶去赴任。

文彦博、张方平、韩琦等人资历都太浅。

即便是如今进入到了汴京城为官,也很难镇得住手下一帮子官员。

你们所有人当中,也就是你资历够格。

朝堂上为官,不光看本事,也得看资历,看功劳。

若是你们一个个寸功未立,也没多少资历,只是凭着本事入朝,上面的人或许不会说什么。

可下面的人肯定不服。

你觉得你本事不低,下面的人也觉得自己本事不低。

难道朝廷要在下面人不服你的时候,给你们摆一张擂台,让你们撕杀一场?”

范仲淹听到此话,没有言语。

若是以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句‘有何不可’,可现在他不会这么说。

因为朝堂上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千千万万黎民的生计。

朝廷摆一张擂台,让两个官员撕杀,一教高下,看似能为朝廷选出贤才。

可底下的百姓呢?

他们是儿戏吗?

他们是一条条性命,不是谁赌桌上的筹码。

亦不是可以拿来供人较量的。

但凡是能把百姓摆在赌桌上的人,心里大多都没有百姓。

心里没有百姓的人,凭什么当百姓的父母官?

寇季见范仲淹不言语,就知道了范仲淹已经理解了他的话,他感慨着道:“人心里一定要有敬畏,官员们心里更应该有。

官员们心里的敬畏不是官家,而是百姓。

所以你们自信一点,我很欣赏,但一定不要拿百姓的性命当作儿戏。

你入朝为官可以,但是他们还欠缺一些。

还得历练。

像是苏洵,少说也得给我任职两任知府再说。”

范仲淹心里已经认可了寇季的话,但想到了苏洵给自己写信时候的张狂之语,他还是忍不住道:“就怕苏洵不乐意……”

寇季瞥了范仲淹一眼,不咸不淡的道:“他有什么不乐意的?一个渤海府知府就让他得意忘形了?

我现在帮他谋一个户部尚书,他坐得稳吗?守得住吗?

上万万贯钱财每日里从他眼中流过,他能合理的将每一文钱,花到它该花的地方吗?”

这些话,不需要苏洵回答,范仲淹就能替他回答。

范仲淹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他恐怕不能……”

别说是苏洵了,就算是他范仲淹,要合理的安排好上万万贯钱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寇季冷哼了一声道:“既然不能,就乖乖的在地方上沉淀,别好高骛远。你跟他们经常通信,你将我的话告诉他们。

他们若是能让治下的地方超过江宁府。

他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若是不能,那就给我乖乖的趴着。

什么时候用他们,什么时候他们够格了,我自然会调遣他们入京。”

“超过江宁府?根本不可能!”

范仲淹一脸惊愕的道。

寇季瞥着范仲淹道:“古蒙府、琅邪府或许没机会,但是渤海府一定有机会。具体的就看苏洵怎么做了。”

一个沟通着数千里疆域的商业枢纽,一个沟通着大半个大宋的商业中转站,其中的潜力是无穷的。

江宁府固然繁华。

可江宁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

而渤海府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而已。

范仲淹不太相信寇季的话,摇着头道:“渤海府如今虽然有许多客商驻足,但移居到渤海府的客商少之又少。

渤海府能看到的只是浮财,而非落地生根的钱财。”

寇季盯着范仲淹道:“那我要是允许苏洵在渤海府开设税所,顺便让一字交子铺在渤海府建立分铺呢?”

范仲淹一愣,默默的盘算了一下,急忙道:“那渤海府有望在商税上超过江宁府。但是根基上还是比江宁府差了一些。”

寇季淡然道:“所差的无非是教化和底蕴。底蕴只能慢慢积攒,但是教化上我却能帮他一把。

只要教化和岁收上去了,底蕴积攒也就快了。”

范仲淹沉声道:“渤海府大多百姓都是罪籍,大兴教化,也得十数年才能见成果。想比上江宁府数百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

寇季笑着道:“事在人为,具体就看苏洵怎么做了。”

范仲淹狐疑的看着寇季。

寇季笑着道:“你们翻译的那些书,有好多都没有面世。苏洵想要的话,我可以让它们提前面世。”

范仲淹惊恐的道:“那些书里面,可有许多跟圣人言论相违背的,若是传出去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苏洵到时候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寇季失笑道:“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想办法将它们和圣人言论联系在一起,再找一些大儒背书,就说是从圣贤言论中研究出来的,打着圣人名义去传播,难道也不行?

再不行就说是我小寇公写的。

我好歹也是大宋少有的能人,写一两本比较厉害的书,不过分吧?”

范仲淹嘴角抽搐着道:“那是一两本吗?”

寇季哈哈笑道:“可以将那些启蒙的书,划分到我名下。剩下的那些衍生出来的东西,可以归于你们名下啊。

你们可是我的学生,你们从我的书里研究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来,不过分吧?”

范仲淹一脸羞耻的道:“可那是西方大儒们著出的书,我们若是冒名顶替,会不会太……”

作为一个读书人,对剽窃他人著作成果,有严重的抵触心理。

寇季笑着道:“你多虑了。我们也是为了让学问更好的传播出去。我们也是为了让百姓们知道,世间的学问有多广博。

后世人知道了此事,只会赞扬我们用心良苦。

至于外人指责我们剽窃,谁在乎呢?

难道你还想让那群外人奉你为圣不成?”

范仲淹果断摇头。

开玩笑。

那些人在范仲淹眼里,都是蛮夷。

谁愿意去给蛮夷做圣贤?

那得在大宋混多失败,才跑到蛮夷堆里去称王称霸。

“那不就结了?”

“可冒名顶替,学生实在是难以接受。”

“那你不承认,也不否认,不就结了。实在被人问急了,可以说是我写的。”

“先生还真是……”

“厚颜无耻对吧?”

寇季笑着问道。

范仲淹干巴巴一笑,“学生可没说。”

寇季鄙夷的道:“但你就是这么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