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麒麟阁功臣(2 / 2)

加入书签

萧望之趁机道:“陛下,如果要实现这个宏大愿望,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整肃吏治!如何整肃吏治?三个办法:一是年年派七府巡查天下,有功记簿,有罪立罚;二是官员三年一调,然后派使者彻底清查账册,有功则赏,有罪必罚;三是让百姓匿名监督,有罪必诛,有功必赏。”

群臣议论纷纷,淮阳王刘钦兴高采烈道:“父皇,儿臣觉得太傅这个主意真好,是万全之策!皇兄,你觉得呢?”太子刘奭摇头道:“天下郡国近百,诸县上千,如果按照太傅所得做,天下官吏都要骂娘了!官员是朝廷镇压叛乱的根本,也是朝廷统治的根基,如果官员与朝廷不一心,大汉就危险了!”刘钦皱眉道:“皇兄这话不对,朝廷统治的根基是百姓,不是官员!”二人争执起来,群臣也莫衷一是。

病已望着太子暗暗叹息,又对刘钦投以赞许的目光。为平息争执,病已摆手道:“不必争了!今日是来瞻仰功臣雄姿,不是来议事的!有事将来再议,都不要再提了!”

外患解决,内忧平息,大汉文化开放,百家学术齐鸣。光《礼》就新出现了三家,分别是戴德的《礼记》八十五篇,戴圣的《礼记》四十九篇,庆普的《礼》等。其中戴德和其侄戴圣又被称为“大小戴”,其《礼记》也被称为《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三人都是后苍的弟子,与萧望之、匡衡都是师兄弟。

该年三月,病已听闻各地官学不一致,十分忧心,召来文武百官和众博士。病已半喜半忧道:“如今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不是什么坏事,朕全力支持。但作为官学,南北不一,东西各异,将来依什么标准取仕?所以官学必须统一,定个标准出来。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太子太傅萧望之上奏道:“陛下,如今各地官学各异,或文本不同,如《尚书》今古文之争;或注解各异,如《春秋》三传等。其中光《礼经》就有十多种之多,致使官学混乱。要想统一官学,必须先分辨是非,明白异同,再择优而选,让天下士人心服口服!”群臣附议。

病已大喜,召集群儒前往未央宫殿北石渠阁讲解五经异同,确立五经统一官学样本。参加经学会议的有《诗》家淮阳中尉韦玄成、博士张长安、博士薛广德等,《尚书》家太子少傅周堪、博士欧阳地余、博士林尊、博士张山坿、谒者令假仓等,《礼》家博士戴圣、舍人闻人通汉等,《易》家博士施雔等,《春秋公羊传》家博士严彭祖、侍郎申輓、伊推、宋显等,《春秋谷梁传》家议郎尹更始、待诏刘更生、周庆、丁姓等。

病已和太子刘奭、淮阳王刘钦亲临,命太子太傅萧望之主持会议。萧望之奉命道:“诸位同僚、博士,陛下有旨,命本官询问三十个问题,以辨经文异同,诸位都可以根据问题相互诘难,一辩真伪!第一个问题,《经》云:‘宗子孤为疡’,那么什么是孤?”

闻人通汉上奏道:“陛下,微臣的师父说男子二十行冠礼,未行冠礼就去世的,被称为疡和孤。”

戴圣大笑道:“舍人这话不对。你的意思是男子只要行了冠礼,死后就不称为疡和孤。可据在下所知,做了别人宗子者,父亲虽在,仍然要称为孤。而且阁下所说的行了冠礼者,死后不称为孤,并不符合古礼!《曲礼》云:‘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孤子当家,自然指成年男子。行了冠礼者也被称为孤,舍人怎么解释?”

闻人通汉不慌不忙道:“父母亡,孝子不忘亲,有父母与无父母者衣服自然各异。《记》记载:‘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父母段,冠衣不纯采。’父母去世,孝子当然不能穿纯彩的衣服,之所以称为‘孤子当室’只是为了区别衣服罢了。”

“哈哈,舍人这话令人不解,古人说‘子亡父母,年近百岁,仍称孤不断,并非为了区别衣服,这话怎么解?”

闻人通汉惊慌道:“古书记载,二十行完冠礼就不能称孤。之所以称孤,只是父母去世而已。父母刚逝,子近百岁,虽年老,不得不称孤。”

戴圣不屑一笑道:“舍人前后矛盾,不足采信!”众人多附议戴圣,病已也觉得戴圣所说有理。

萧望之笑道:“第一个问题已经议完,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主意。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关乎继承合不合法,关乎百姓会不会产生纠纷,当然也与第二个问题有关!第二个问题是: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小宗有嫡子,是否该绝父祀以继大宗?”

闻人通汉刚才略输一筹,疾声道:“微臣以为大宗绝嗣,这是天道,父嗣不可绝,否则便是不孝!”戴圣笑道:“这话不对,自古以来,大宗不可绝,此为大孝!否则如果君王为大宗,天下无嗣,岂不是要大乱?”

病已笑道:“戴博士说得对!大宗不可绝,否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天下大乱,盗匪横行,百姓如何自保?接着议吧!”

会后由黄门侍郎梁丘临整理,有《诗》议奏十二篇,《书》议奏四十二篇,《礼》议奏三十八篇,《易》议奏十篇,《春秋》议奏三十九篇,《论语》议奏十八篇。病已又下诏增立故少府梁丘贺《易》、长信少府夏侯胜《尚书》、博士夏侯建《尚书》和《春秋谷梁传》博士,并封周庆、丁姓等研究《春秋谷梁传》者为博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