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臣妾做不到啊(2 / 2)

加入书签

杨顺无言以对,四周几人也是沉默,大家都能理解这位老者的痛苦,有些话,杨顺不敢说啊,真的如鲠在喉。

“收完这1287公斤永胜实验田后,电视宣传了,报纸报道了,那些人又说,老袁,你再辛苦一下,明年再加20%吧。”

袁老说完,长叹一声,声音中的万般无奈,真的不需要再说一个字。

那些人,究竟是哪些人,明白人一看就懂。

杨顺心里好堵,这每次20%的往上加,要不了几次,亩产1万斤还真不是吹牛逼啊。

但科学还真不能吹牛逼,这世上哪有亩产1万斤的技术啊?估计只有和云天明一样,用核能提供种地的能量,说不定能达到。

“我们在2016年,又获得了一次巨大成功,做到了双季稻年产量1537公斤的记录,确实比1287公斤,又增加了20%,这个就是你说的世界纪录,这些年只增长了一点点,到1600公斤,我们还没脸对外宣布,因为远未达标20%。”

“还要保增长,怎么办?2017年,我又担当了海水稻项目组的组长,经过几年试验,盐碱地和海岸线上的实验田,可以达到亩产600公斤。”

“2018年,我的超级稻又实现了单季亩产1149公斤的历史记录,一年双季加起来,超过1800公斤,终于增加20%,可以宣布喜讯了。”

“但是从2018到现在,我已经5年没有新成果了,下一个目标是亩产2100公斤,谁能达到?”

袁老的数据越来越恐怖,杨顺都说不出话来了,难道水稻真的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和房价一样,永远上涨吗?

正好说起海水稻,杨顺有一个疑问:“从2017年海水稻开始,到现在已经6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大规模上市?是因为口感不好吗,还是经济价值不高?”

袁老嘴角露出苦笑:“你自己不就是育种专家吗?”

袁定洋和助理他们也在苦笑,杨顺还是不知道原因,但他懂了,何必再去纠缠这个问题?

袁老感叹道:“虽然我一直说,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前几年我还能事必躬亲,但一过90岁,我就不行了,这两年我实在是干不动了,各种病,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定洋。小杨啊,未来的华夏超级稻,就交给你了。”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