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准备(2 / 2)
刘铭豫脸上有些僵硬,他都已经请了这么多次,宋慎还是不愿意答应,这是在拿捏身份,还是怎么的?叹了一口气,他又道:“周运财老早就说过,让我诚心诚意的请你,又说你不会答应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当时也没有多想,总觉得能够站在众多学历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讲课,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你要是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一定会爽快的答应的,没想到,果然被他料到了。我还是给周运财打个电话吧。”
说着,刘铭豫真就拨了号,给周运财打过去,眼睛却是一直盯着宋慎,见到他并没有任何反应,不禁就有些失望。
宋慎看着刘铭豫同周运财说了几句,然后把手机递给了自己,听着耳畔那个略有些熟悉的声音,两人闲聊几句,周运财就提出了授课的问题。
宋慎沉吟许久,方才答应下来。
这样一来,宋慎和刘铭豫之间顿时就有些尴尬起来,宋慎三番两次拒绝了对方,直到对方请了援手,这才答应了下来。宋慎这样做,目的很明显,他前去授课,还的是周运财的人情。这其中虽然涉及到刘铭豫,但是他并不需要承宋慎的情,双方没有情分可言,说起话来,顿时就尴尬起来。
宋慎也想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小题大做,是不是很值得。想一想,自己把本来能够结交一位大学教授的机遇,变成了**裸的利益交换,这样做的确无可厚非,但是真得值得吗?自己开店以来的这段时间,变得越发现实起来,这样的变化不知是好是坏?
两人闲聊了几句,刘铭豫就提到了要给宋慎布置的任务,讲解中国古代瓷器,课时为五节课,每课时一个小时,分为五天上完,至于具体的内容却是要宋慎自己选择了,用他的话来讲,那就是只要讲的是瓷器,能够帮助研究生们提高瓷器鉴定的技巧,就行了。
宋慎接到这样的答案,顿时就有些踌躇起来,中国古代瓷器,这样的命题太过于宽泛,七个课时就是只讲解清代瓷器都是不够,想要把中国瓷器鉴定讲解明白,实在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想了许久,宋慎才想到自己不必拘泥于中国古代的所有瓷器,也可以选择一个小的角度来阐述瓷器的特色与发展。最后,宋慎选择了讲解“中国古碗”。这样的角度小巧,但是古玩作为一种实用器,自发明之日始,在历朝历代都是必需用品,所以存世量大,也更容易收集。
宋慎就在古玩街摆摊的地方转了起来,他要寻找能够用得到的古碗碎瓷片,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明清民国,各个朝代,宋慎都准备收集一遍,毕竟说不定及用得上。
面对着数量庞大的碎瓷片,异能实在是个好东西,宋慎拎着一只布袋子,见到人家摊位有碎瓷片就朝那边去,用异能迅速的判断碎瓷片的年代,然后捡着紧要的有价值的碎瓷片收起来,碎瓷片尽管宝光微弱,宋慎能是能够吸收一小部分的宝光的,眼睛也觉得舒爽。
收集碎瓷片本身就是一个不轻的活,而且对于碎瓷片的要求是古碗,这就更加增加了难度。有些摊位的碎瓷片也还不错,但并不是古碗,宋慎想了想还是收了起来,毕竟只收集古碗并不一定能够收集的完,收集同时期同类别其他器物的碎瓷也可以代替一下,毕竟主要还是想要通过古碗来讲瓷器的。
宋慎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他忙碌了一个下午收集古瓷,回家后,又要给碎瓷片分类,用小包装袋把一个个个碎瓷片抱起来,然后贴上标签,以便于确认。同时,宋慎也开始了准备备课的事宜。
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步。宋慎不知道古玩鉴定如何讲课,不过在他看来,任何课程都是一样,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讲的有条理就成了。所以宋慎把五个课时的主题定下来,分别是:“先秦时期的碗”、“五代隋唐时期的万”、“宋元时期的碗”、“明代的碗”、“清代的碗”。
其实仅就碗本身的发展历史来讲,到了宋元时期就已经接近成熟,宋慎之所以又把明清两代单列出来,就是想要花费时间多讲一讲这两朝的瓷器发展。明清瓷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顶峰之作,不得不讲。
宋慎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准备备课,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意外事件的。 【友情提示:由于作者更换书名比较频繁,如果本书最新章节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换书名)请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节,如果未更名,请登录联系管理员更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