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等你回来,教我古筝啊(2 / 2)
老校长自然对苏夜印象深刻。
而答应客串的时候,苏夜只说几个镜头就行了,没想到演着演着,镜头就数不胜数了。
真应了那句话,上了苏夜的贼船,再想下来可就难了!
苏夜没把老校长演成主角已经很给面子了!
银幕上,编钟的声音庄严响起,《开天》的演出随之开始。
电影版的《开天》与早已上线在网友之间传遍的版本不同。当编钟响起,低音笛并没有顺势跟进,反而是古筝、二胡、中阮、扬琴相继独奏了一段高昂的旋律。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华夏民族乐器,也让观众们体会到华夏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
当独奏过去,镜头定在了油渣身上。
此时油渣穿着一身紧束的武士短袍,额头上绑着一条深蓝色发带。在万众期待之中,他将低音笛置于嘴边,轻轻吹奏起潇洒飘逸的旋律。
当低音笛的虚幻缥缈响彻电影院,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电影最后的演出,认真聆听。
低音笛独奏了片刻后,扬琴、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相继融入到节奏之中。西洋乐组也适当地进入,为民乐所欠缺的低音领域补充足够的根基。
观众们听着耳中的音乐,即便早已经听过无数次的《开天》,依然觉得妙不可言。
这民乐为主西洋乐为辅的合奏,让《开天》充满了史诗感,隆重感,激昂感。数种感觉融汇在一起,震荡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如果仅仅弹奏西洋乐,节奏上的变化太过单一,而仅仅弹奏民乐,又有一种居于高空沉凝不下的不真实感。然而当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一切便都圆满……苏导的想法,不管体会过多少遍,还是让人佩服不已。”
走出影厅,易遥回味着刚刚的听到的旋律,不禁想道。
西洋乐如今比民乐更受欢迎,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怎么发展民乐,让华夏传统民族乐器继续传承下去,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自然有极端的人扬言必须要驱逐西洋乐,保护民乐,创建独属于华夏的民族文化。但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极端——至少在易遥看来,简直不像人话。
这种极端一如某位只会喊口号不会干实事的环保女孩一样,为了环保不让国家发展工业,为了环保不许华夏人使用筷子,甚至呼吁人们不要生产纸张,简直让人怀疑她就是个智障。
而其实,类似发出这样极端的话的人,大部分只是想要出名和炒作,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脑子有问题。
看完《闪光少女》这部电影,易遥觉得苏夜在电影中提出来的想法很好,可能也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法。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说教类的台词,只是用剧情展示着民乐在华夏的地位是如何如何低微。整个电影的前期一直在铺垫这个问题,也让观众的心随之牵挂起民乐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