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肺痨需当养之(2 / 2)
李治会意,心中明白,王平安肯定不会害自己,他让自己靠后,那必是有用意的。他听王平安的话,都听得习惯了,王平安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果然后退几步,并不靠近杜家大嫂。
进了院子,但并不进屋,就如果邻居串门似的,王平安和李治坐在了院子里的小马扎上,而杜大嫂坐在王平安的跟前,院外的墙上全是官员的脑袋,各个伸长脖子,往里面看着,再往外则是侍卫,更外面,则是无数的百姓了,整个河边小村,足足拥进来两三千人,人挤人,事实上后面的人啥也看不到,却仍是往里挤,非要离得太子近些不可!
王平安给杜大嫂做检查,而李治则低头去看屁股底下的马扎,心想:“这个胡凳做得很好啊,看手艺不比宫里的差,就是没有上漆……”
王平安给杜大嫂号完了脉,看了眼李治,见他低着头,忙大声道:“太子殿下正在为杜大嫂的病情忧心,太子殿下心地善良,乃仁慈之君!”他腾不出手来,要不然还得接着往上抬!
官员们听了,连忙大叫:“太子心地善良,乃仁慈之君!”反正,王平安大声叫什么,他们就跟着叫什么!
百姓们听了,也跟着叫喊起来,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呼声不休。
李治抬头看了眼王平安,心里纳闷儿,用不着这样吧,今天你尽拍我的马屁了!王平安却冲他眨了眨眼睛,小声道:“应该还有官员是从长安来的,殿下却并不知晓!”
李治哦了声,立即点头,收回心神,假装出很关心杜大嫂的样子,看王平安给她治病。
太子和吴王出京,皇帝必会派出得力的人来暗中考察,李治不出刺史府,那是什么都考察不出来的,刺史府守得那么严,派来的人想考察也无从下手,可一出来就不同了,太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
而百姓们不停地对着李治欢呼,这是肯定要被记下来的,送给长安的皇帝知晓。如此一来,马屁这东西,在这个时候就会体现出正面的意义了,李世民又不在场,光看密信的话,见上面是李治“爱民如子”,而百姓们冲他不停地欢呼,自然也就认为事实如此,当然这本来就是现在的事实,并无夸张之处。
王平安问道:“杜大嫂,你近来各种的症状,有什么好转?”顿了顿,见此时杜大嫂情绪波动很大,让她说,她有可能说不出什么。他引导道:“你早晨咳嗽不?就是一早起床,没有吃早饭前!”
杜大嫂摇头道:“咳嗽,但我们不吃早饭。”穷人家一天两顿,不象富贵人家那样一日三餐。
王平安嗯了声,又道:“有痰吗?痰黏不黏?”
要让杜大嫂自己说症状,她还真说不好,可这么一引导,有些症状她就能描述得准确了。要让她自己说,她只能说咳嗽,但却不会说有痰,就算说有痰,却不会形容痰的样子,而痰黏不黏,那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杜大嫂点头道:“有痰,很黏的痰。”
“只是早晨有?”王平安又问道。
杜大嫂子又点了点头。
不等王平安再问,李治却关心地道:“可有其它症状。”好歹百姓们喊了半天自己爱民如子了,怎么着也得真的关心一下。
可他问的就没技巧了,杜大嫂竟不知该怎么回答,道:“没,没别的症状,挺好的,就象现在一样!”
李治立时重重点头,一副自己也会看病了的样子,道:“无病,你看,杜大嫂的病好了!”
王平安心想:“你这么个问法,她当然就好了,你再问两句,没准能问出她健步如飞来!”他又惊又喜地道:“殿下,您的医术高明啊!太子殿下亲自为病妇看病,嘘寒问暖!”后一句是对外面喊的。
于是乎,外面又喊了起来,太子殿下爱民如子,如此反复,百姓们兴头十足!
王平安问杜大嫂,道:“你想想看,是不是你一干活,尤其是在做饭时,会大喘气,就是说你喘气吃力,对不对?”
这就问到关键之处了,杜大嫂点头道:“对啊,大人一说,小妇人想起来了,确实是这样,刚刚抱柴时,还喘了呢,我家孩儿都没累,小妇人却累得不行!”
王平安点了点头,又引导了几个问题,都是让杜大嫂自己说,却无法准确描述的病症。
问完之后,王平安道:“你的病还得再吃药,不过要改成膏剂,不用再服汤药了。”他让人拿来纸笔,开好药方,又道:“以你现在情况看,就算服完了药,以后也不能再做体力活了,还好有杜大老养家,你也不必太过操劳。你的病以后要多喝山药粥,单只这一味即可,你的肺痨之症,便可痊愈。”
杜大嫂子一愣,道:“肺痨,小妇人得的不是肺痨啊,这不是大人你说的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