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第二场落幕(1 / 2)
而阳羡青瓷四个字,对于爱好瓷器的玩家而言,却并不陌生,而事情还要从宜兴紫砂土说起。
紫砂土乃是制造紫砂壶的原料,相传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但是真正用来制造器物,却是从明武宗正德年间开始,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便是明朝的供春。
名师级的紫砂壶可谓是一壶难求,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之称。
不过,关于紫砂土的成器一直以来也存在着争议,因为如果宜兴紫砂始于明代,那么离如今近有数百年历史,这与宜兴数千年的陶史很不相称,所以一些专家便认为紫砂器可能在宋代便已经开始出现了,然而却没有强有力的考古证据支持。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三年前,考古人员在无锡宜兴一带的东晋家族墓地中发现了罕见的阳羡青瓷。
阳羡青瓷的胎质乃是由宜兴紫砂矿土和白土混合而成,而且紫砂矿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这也就证明了紫砂土制器的历史一下子提前到了东晋时期。
当时出土的阳羡青瓷数量众多,可以证明紫砂土的使用在当时是十分常见的,并不算希奇,然而,真正保存到现代的,却是微乎其微的数量,而且几乎所有出土的阳羡瓷器都被博物馆收藏,在市场上几乎是罕有流通。
然而眼前这件青釉羊头壶便正是可闻不可见的阳羡青瓷。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件羊头壶也可以看成是紫砂壶。紫砂壶的价值贵重与否,一般在从三方面来看,即年代、泥质和艺术。
从年代上讲,这件羊头壶的堪称最古老的紫砂壶之一,距今已有千年之久,从泥质上来看,泥质堪称上层,色泽也极为纯正,从艺术上来说,更是符合原始青瓷的朴素自然。
而且,任何古玩一旦和历史考证之类挂上钩了,其价值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因为是阳羡青瓷,这件青釉羊头壶也一下子从山鸡变成了凤凰,引得会场里众人连连惊嘘出声。
众人这才知道,这青年的确不简单,第一次仿珐琅彩瓷也就算了,毕竟在世上数量众多,但是这一件却是市场流通中寥寥可数的,其价值自然不同,而更有意思的是,竟然连一堆评委起初都看走了眼。
随着评委们一个个不断点头,参赛者便都明白过来,这一件乃是货真价实的真品,不少人看赵卓的眼光都有些钦佩感来。
这辨别瓷器真品与否,大部分人在鉴定时都是中规中矩的,一旦重量不对,胎色不对,釉层不对,便立刻会鉴定为赝品,弃之不顾。
然而,要将这件罕见的阳羡青瓷挑选出来,并且敢于拿到斗瓷节上来比赛,其需要的眼力和胆色便更是非同一般。
童冬阳等人哪里料到赵卓拿出来的竟然是真的阳羡青瓷,一时间都有点傻眼。
没过多久,评委们便都得出了结果,一致认为这是东晋时期的阳羡青瓷真品,估价为五百五十万。
赵卓对这个价值自然是十分满意的,他笑呵呵的下了台,这也算是有进步了,第一场比赛自己拿的那件仿珐琅彩瓷才仅得了四百六十万呢。
听到这价格,童冬阳这时又镇定下来,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道:“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我倒要看他那小丑角色能逍遥多久。”
童费宇也抱臂轻哼道:“就是,这东西虽然稀罕,但是肯定没有二哥的贵,两场比赛下来他已经差了两百多万,我看他到后面要怎么赶上来。”
童冬阳咧嘴一笑,狠狠的说道:“不错,到时候当着他的面将那件金厢鹤顶杯砸碎,我真想下一刻就是那一天啊。”
童费宇嘿嘿笑道:“二哥,要象猫玩老鼠一样玩他,若是一下子就玩死了,岂不没有意思?你别看他脸上是笑,不知道心里哭得多伤心呢,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才找到这件阳羡青瓷,结果还是比不过二哥你的瓷器。”
童冬阳听得不由笑了起来,依旧没将赵卓放在眼里。
赵卓比赛之后,后面的参赛者便已寥寥无几,他们一个个接着上台,藏品也再没有这么**的时候。
待到比赛结束,评委们便宣布第二场比赛的结果,第一名乃是陈才远的青釉褐斑四系壶,估价为七百五十万,第二名为方右铭的德清窑黑釉缸,估价为七百二十万,第三名则为童其州的青釉莲瓣纹盖罐,估价为六百八十万。
第二场尘埃落定,虽然会场里开足了空调,但是众人就好象经过一场大战似的,出了一身的汗,同时对会场上所出现的瓷器津津乐道,而大家更多所谈的,则是期待第三场的开局。
第二场一结束,纪渊和崔世烟便因为有事先走一步,赵卓将木箱带好,正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童冬阳快步从一边走了过来,朝着景瑶笑道:“景小姐,你来了白城也不通知我一声,可没把我童某人当朋友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