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忆起之前在码头看到的一幕,土肥原突然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不!他用力摇头。

为了大日本帝国,在这头狮子醒来之前,就要将它彻底扼杀在睡梦中!

土肥原贤二并不知道,就在他正满肚子坏水,思量阴谋诡计时,他自己早已经被某个人给盯上了。而这个盯上他的人,目的是为了要他的命。

关北城

李谨言将摆在面前的电报对折,再对折,然后拆开,如此反复,站在他面前的萧有德忍不住开口说道:“言少爷,是有什么问题吗?”

“啊,没有。”李谨言摇头。

只要是后世的华夏人,知道侵华战争,知道伪满洲国,知道东京审判的,就没有不知道土肥原贤二的!这个侵华日军的间谍头子,十四师团的师团长,在华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哪怕在这个时空中,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李谨言却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这是他第一次确切的想要杀死某个人,并打算派人执行。

“萧先生,事情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潜伏在坂西公馆的情报人员已经掌握了土肥原的行踪,三日后他将秘密前往大连,中途路过天津,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言少爷,”萧有德犹豫了一下,“这件事真不告诉少帅吗?”

“不用。”李谨言摇头,“等事情办成了我会和他说。”

“可……”

“什么?”

“少帅已经知道了。”

“啊?!”李谨言倏地抬头,“你说的?”

“绝对没有!”

“那少帅怎么知道的?”

萧有德不说话了,房门却在这时被推开,一身戎装的楼逍迈步走了进来。他示意萧有德先出去,带上房门之后,转身走向李谨言。

“少帅,我……”

李谨言站起身,有些无措。楼逍没有说话,走他面前,抽出李谨言手中被折得变形的电报纸,展开。

“土肥原贤二?”

“少帅,我想除掉他是有原因的,”李谨言说道:“他是个日本间谍……”

楼少帅却摇头。

“少帅,这个人不能留!”李谨言有些急了,“真不能留!”

“他会死。”楼少帅单手将电报纸捏成一团,扔在地上,踩在脚底。

黑色的马靴,红色的地毯,碎裂的纸。

带着枪茧的大手缓缓抚过李谨言的颈项,“我说过,我是你男人,这样的事交给我,我来做。”

李谨言张张嘴,却发现话全都哽在了喉咙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第一百三十章

李谨言不记得是怎么开始的,他只知道,当他环住楼逍的肩膀,吻上他的嘴唇,一切就开始失控了……

冰冷的墙面,吹拂在颈后和背上的气息,仰起头,可以清晰感到疼痛与难耐的灼热。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睛开始泛红,眼角被逼出了泪水,但也只是紧咬着嘴唇,在被翻过身去的时候,扯开楼逍的衣领,狠狠一口咬在他的肩膀上。

李谨言不会牙酸的去说爱你地老天荒至死不渝,他只会扣住楼逍的肩膀,凝视他的双眼,吻住他的嘴唇,在某一刻,或许就在他促进眉头,伏在他肩上发出低沉喘息的那一刻,对他说:“我的,你是我的!”

楼逍的唇擦过李谨言的下颌,落在他的嘴角,黑色的眼眸,灿若星辰,轻轻抵住他的额头,低沉的声音在耳边流淌,“我是你的。”

下一刻,唇再一次被堵住,灼热的情潮再次掀起,席卷了两人……

八月二十六日,华夏政府与法国正式商定,法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华夏的教育事业。

八月二十七日,华夏内阁总理同法国代表签订了相关协议,第一笔退款将用于在京师建立南苑航空学校。除此之外,法国还将无偿提供给华夏一批教学设备,其中一架双翼教练机尤其惹人注目。法国还将派遣由一百三十名学者,军官和飞行员组成的队伍,前来华夏帮助建校,并在学校落成后担当教员。

对于法国此举,华夏政府的回应是,钱留下,设备留下,飞机留下,人也可以留下。不过怎么安排要完全听他们调遣。教学没问题,但教导的内容不能涉及到专业知识以外的东西。

“这一点还希望贵方能够明确。”

联合政府的强硬态度出乎法国人的预料,不过在法兰西新任驻华公使康德收到一张面值五千英镑的汇票后,一切都变得可以商量。

法兰西的利益是要保证的,但他个人的利益也是很重要的。

况且只是允许华夏人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加以监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丝毫无损法兰西的利益。法兰西已经让华夏人看到了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至于派遣团中另怀目的的某些人……康德相信,以华夏政府的慷慨大方,是绝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八月二十九日,南苑航空学校正式奠基。

联合政府内阁总理及教育部官员出席了奠基仪式。法兰西驻华全权公使康德,公使馆武官白理素,法兰西驻天津领事也盛装出席。

在京的各国公使和领事也凑了回热闹,新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决定回去之后立刻电告国内,只是大量招收华夏留学生还不够,美利坚应该效仿法兰西同样在华夏创办学校,并派遣美国的教师和武官来华。华夏已有为赴美留学生设立的预备学校,即清华学堂。他们只需要对这座学堂进行扩建,就能轻松做到高卢人之前做的一切。

联合政府和清政府不同,除了从清时延续下的海关部门仍被英国人把持,政府内部没有聘请任何外国顾问,这对列强国家掌握华夏政府的动态十分不便,更不利于他们扩大本国的在华利益。

美利坚和法兰西的的行动让他们看到了打破这种僵局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