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开局顺利,形势大好(1 / 2)

加入书签

“意味着……”

余念拖的时间长了,难免引发大众的关注。

一个个人抬眼,专注聆听。

只见余念笑了,轻声道:“意味着,对错!”

“什么?”

主持人愣住了。

不仅是她,其他人同样错愕,以为出现了幻听。余念却没有解释原因,只是站了起来,让大家在电影中寻找答案。

访谈结束了。

众人眨了眨眼睛,也收敛了思绪,准备看电影。三版预告片,把大家的期待值拉满了。

在预告片中,各种惊险刺激的大场面,飞机洗地,大炮轰天,机枪扫射,坦克对撞的情形,让人紧张刺激,充满期待。

好不容易,电影就要上映。

大家兴致勃勃,就等着一睹为快。

熬过了片头的广告,还有上映许可证之后。

大银幕忽然变黑。

众人情不自禁坐正,目不转睛观看,只见在一片黑灯瞎火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稀疏的人影涌动。

冷不防,一抹强烈的光芒浮现,轰炸声响起。只见一群人,手臂扎着白布条,冲向了城门、碉堡。

枪声大作,硝烟四起。

一枚枚炸弹,甩到了半空中,炸起了火焰、气流。

血肉横飞,肢骸崩断。

开篇,就是十分残酷的战争场面,把不少人吓了一跳。

不过更多的人,却是看得专注。说明余念“先声夺人”的策略,明显是奏效了。

一些影评人,在本子上记了一笔。

电影剧情,故事内容的走向是什么,他们不好揣摩。

但是料想,余念拍战争大片,讲的还是立国时期,南征北战的那段历史,大势肯定不会变,最多调整一些细节。这是大框架,不按着拍,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肯定过不了审核。

所以影评人对剧情,没抱有什么期待。

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战争场面的画面、镜头调度,还有群众演员的配合,这些才是最考验导演能力的细节。

在影评人看来,新生代导演中。

要论拍大场面,余念的实力是最强的。其次的,汤源、莫怀宣、凌千文之类的,加起来都不够他吊打。

毕竟千军万马,单纯的去看,肯定觉得气势恢宏。但是怎么拍得好看,怎么在镜头中、屏幕上,呈现出视觉冲击力。

这才是一个导演能力的综合体现。

毫无疑问,余念做到了。

战争的场景,其实很混乱的,可以拍的镜头太多了。怎么取舍,怎么渲染,怎么拍摄,才显得惨烈、悲壮。

平庸的导演,只会“傻”拍。

就好像擂台比武,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

拍出来的战争的场面,就是攻守的双方,互相开枪,砰砰嘭嘭,一些人身上的血包炸开,人挂掉了……

聪明的导演,还知道“巧”拍。像是在格斗,知道闪挪腾移,顺便借地势优势,挡一挡。

拍出来的场景,还有可取之处。

冲锋受阻,也知道躲闪,扔一颗手榴弹。有人中枪受伤了,还知道惨叫,在地上流血挣扎……

不过厉害的导演,拍出来的镜头,却格外的“写实”。

一颗颗子弹的痕迹,一枚枚炮弹的轨迹,在银幕上十分的清晰。让观众清楚的看到,子弹钻进人的身躯、头颅中,带起了一抹妖艳绚烂的血花。

还可以看到,炮弹炸开的火焰,犹如火海炼狱,把一大片人群囊括在其中……

建筑崩塌,碎石翻飞。

一些人死于流弹中,但是他们的同伴表情冷酷坚定,没有丝毫的感情色彩,直接踩着他们的尸体,补上了空缺。

冲,冲,冲……

滚滚洪流,涌进了城市、巷道。

死去的人,不过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忽然腾起,又迅速落下,本身就是洪流一部分,无人关注。

普通的观众,或许没有什么感受。

或者说,他们只看到了,战争的悲壮、惨烈。或者,大场面好看,刺激,肾上腺素飙升。

只有一些嗅觉敏锐的影评人,通过余念的镜头语言,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审视、批判、质疑?

几个影评人对视一眼,有几分意外。

当然,更多的,却是兴奋。如果只是单纯的商业大片,他们可以写的东西,真的不多。

要是余念在大片之中,埋伏了一些隐喻……

嘿嘿,他们就有得说道了。

事实证明。

电影没有隐喻。

因为在长达十几分钟的战争场景结束之后,电影剧情的节奏,顿时缓了下来。

作为电影的主角,胡英商在戏中,饰演了一名英勇的军官,他奉了上级命令,攻占了“敌军”的要塞。

他成功完成了任务,但是部下死伤惨重。

这让他陷入迷茫之中,因为所谓的“敌军”,在几年前还是一起联手,共击外敌入侵的友军啊。

大家都是自己人,为什么还要打仗?

他困惑苦恼,无人可倾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