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2 / 2)
很快一篓子就满了,谢六被冻的不行,开始打喷嚏,招呼人点火烤鱼,锦绣也是无奈极了:“都这样了不赶快回家喝姜汤,你还有闲心在荒滩上吹冷风呢?这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谢六非常有自己的坚持:“你不懂,我吃的就是这个氛围,一年四季除了大冬天,我都烤过鱼了。
我决定写一本吃鱼食谱,系统的阐述吃鱼与当下环境的密切关系,不亲自体会,怎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结果最终谢六的想法也没能成型,因为几个仆从身上带的火折子,经过方才的折腾,全都受了潮,引不了火了。
谢六气的捶胸顿足,锦绣看的乐不可支。
将鱼篓子挂在马上,利索的翻身上马,居高临下的看着谢六一个人站在那儿大呼:“失策啊失策!亏了啊亏了!”
锦绣难得好心的劝道:“天色不早了,这会儿赶回去还能赶上晚饭,若是再耽搁一会儿,大家以为咱们在城外吃了烤鱼,提前吃了,那可就……”
虽然看谢六捶胸顿足挺有意思,但锦绣也将当时的情形放在了心上,作为一个星际人,他只在浩瀚的历史书中,曾经见过几篇古地球人是如何生火的。
这件事他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回头就回图书馆,取了几篇相关的文献资料,可惜星际时代关于古地球这方面留存下来的资料属实不多,锦绣还需要仔细琢磨一番。
曾有一篇文章记载,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
这里说的的发烛,就是火柴的雏形。
但火柴的具体做法,以及安全性要得到保证,还需要细细的研究一番。
据锦绣所知,黄磷和硫酸制造的火柴,稳定性和易燃性得不到保证,且二者燃烧时有少量毒素,对身体不好。
白磷和黄磷做配方,在稳定性和易燃性上倒是改善了不少,但白磷使用时间久了,人体容易发生磷毒性颌疽症疾病。
直到后来有了赤磷,这种情况才得以好转。
将一种名为氯酸钾的物体,和硫磺等混合物按照一定比例,用某种办法黏在火柴梗上。
将赤磷,也就是俗称的红磷,制成药粉状,涂在火柴盒侧面。形成了后来在古地球繁荣了很长时间的火柴。
虽然火柴这东西,在锦绣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一些有钱的老爷们花高价钱收藏的工艺品,用来摆在博古架上供人参观,满足自己炫耀心思的一种消失已久的贵重物品。
与当下人追求前朝的名画,前前朝的瓷器一个道理。
但锦绣也仅仅是知道这些,若是让他来解决这个麻烦,还真靠不住。
都说术业有专攻,锦绣瞬间想到了那些将他引为知己的道士们。
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当即一封书信,伴随着好几车的年货一起,让人送上山。
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更何况锦绣还是这群道士的知己呢,仅仅用了三日时间,经过锦绣的启发和众道士的共同努力,就给锦绣送来了一盒成品。
东西是山上的一个小道士送来的,看上去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暖和厚实的冬衣,一脸憨厚,笑眯眯的对锦绣道:“师父和师叔们收到您的信后,都很高兴,一起进了炼丹房,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做出来。
师叔说我认识路,就让我给你送过来,还嘱咐我不准中途贪玩,偷偷打开往里面瞧。
师父他们现在正在睡觉呢,担心您急着用,我一路小跑着来的,希望没耽搁您的事儿。”
锦绣被这憨厚的小道士逗的不行,心说:山上的道士中确实有好几人一心修道,不食人间烟火,不过看起来也有很懂人心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这不就送来一个讨自己欢心?
锦绣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
正想着,就听小道士突然想起来,不好意思的补充道:“师父他老人家还嘱咐我,让我问问大人,您何时有空闲时间,他下山来找您或者您上山去寻他都可,师父说,他最近又有了新的感悟,想与您一同探讨。”
锦绣不自觉有些头疼,这就是太单纯的人不好的地方了,过于执着。让锦绣想扯瞎话骗一骗对方都觉得良心有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