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教训(1 / 2)

加入书签

锦绣在谢六没反应过来前, 让人将谢六宝贝的那些书打包,直接连人带包裹,全部送到城外庄子上。

谢六作为蔬菜大棚的第一任管事, 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谢六的办事效率很高,用元老爷的话说, 就是学东西非常快,但失去兴致的速度同样快, 在他没了兴致的事上, 很难有什么建树。

比如说现在已经完全交给小牛管理的火柴作坊。

锦绣正是利用谢六这一点, 不断给他派送让他有新鲜感的任务, 将谢六当成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且谢六安全,不可能和当地人勾结,背叛锦绣,在背后搞小动作, 用着放心。

在谢六杀回来之前, 锦绣单独为谢六编造了一本管理蔬菜大棚的《青云先生梦游记》,将各种相关知识全部套进去, 保证谢六分不清真假。

只要谢六的好奇心上来, 锦绣肯定他会在庄子上试验的。

因此, 书一完成,锦绣就让人急匆匆的给谢六送过去,保证能安抚住谢六那颗躁动不安的小心脏。

元老爷瞧见儿子的这一系列操作, 忍不住点头:“宝儿你这行为在官场上,应该是剑走偏锋那一挂的, 不过你能有自己的坚持, 这很好。”

但元老爷还是没忍住为谢六说了两句:“别逗的太狠了, 回头要是真生气了,扔下手里的事儿不管才有的你烦呢。”

谢六不蠢,甚至可以说很机灵,但总在锦绣这里吃瘪,有时候元老爷都看不下去了。

锦绣摇头,指指桌面上已经完成的几页纸:“怎么会呢?只要我手里还有谢六感兴趣的东西,他可能永远都不想离开。”

虽然这话没什么问题,也是基于现实的一句感叹,锦绣莫名觉得自己像个人贩子。用诈骗的手段欺骗了谢六那颗单纯善良又热切的心似的。

摇摇头,将这个可怕的想法从脑海中移出去,锦绣和元老爷说起了正事。

“我这两日去万水村那边督促春耕事宜,忙的没顾上去庄子看看,那边的学习情况如何了?”

元老爷一言难尽的摇头:“谢六这个先生才被你逼着学会没几天呢,让谢六当先生去教导学生,效果不太理想也是理所当然。”

元老爷叹口气道:“有些人有简单的算学基础,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学的自然快了不少,但有些人毫无基础,以前也从未读过书,这就要一点一点的教。

谢六教的吃力,别人学的也吃力,都是为了你许诺的好处,拼命学着呢。到底谢六一个人忙不过来。”

锦绣也跟着叹口气:“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衙门学会这一套的官员,不说帮忙,知道后怕是不比当初冯大人反对的声音小,只能辛苦谢六慢慢教着了。”

但人只要自己肯下苦工,将心思用上了,就没有说徒劳无功的,半个月过去,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收获。

不仅自己有了收获,为了加强记忆力,也是为了快速传播,谢六要求这些人回家后,将当日学到的东西都交给自家孩子。

小孩子记性好,不管知不知道意思,短时间内很快就能记住。当成歌谣似的,在玩儿的时候念叨几遍,很快村里的小伙伴都学会了。

不出半月,九九乘法口诀像是童谣一般,在明安府大街小巷的小孩子间传唱开了。

不识货之人自然将之当成奇怪的听不懂意思的歌谣,识货之人,很快就能发现里面的奥妙。

尤其是对数字敏感的账房和做生意的老板们,将之抄录下来,拿回家细细一琢磨,越琢磨,越发现这东西的妙用。

还有脑子灵活的,和快将之与去年衙门内部自上而下的那场公文格式改革联系起来,觉得自己发现了好东西,捡到宝了,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当即有人激动的想找人喝上一杯,交流一下自己从中得出的心得。

不知不觉间,民间私底下就开始有了打着诗会赏花品酒会的幌子,研究口诀表的活动组织。

众人互相交流心得,认真将之当成一门学问在研究,这些人家中虽然过得富裕,但没有在衙门当官的亲人,因此不清楚这东西外传,在衙门官员心里,是多么让人愤怒的一件事。

只是如饥似渴的不断吸收这门学问。

当然,锦绣也不能撒开手不管,放任这些人没头没尾的乱交流,走岔路,后期发展成怎么样他都不想过多干预,但前期走弯路浪费的时间,对锦绣来说太珍贵,目前浪费不起。

因而,这些诗会赏花品酒会中,就混进去不少锦绣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众人的思考方向,很快将众人脱缰的思想拉回正途,众人很快从简单的练习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发展到了能看懂并会做简单的应用题,进步神速。

等衙门的官员们反映过来发生了什么,然后愤怒的让人私底下去探查缘由时,这套东西,基本上明安府在街上游荡的流浪儿都能随口背几句。

俨然一副烂大街的样子。

不管真正懂得他的人有多少,至少传播速度是够了。

冯大人这才突然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锦绣这个上司干的。

他本以为锦绣在他的劝说下,已经将这件事抛在脑后了,至少明面上不会提起,日后会用一个更加温和的方式。

万没想到,锦绣直接绕过他们,将事情给做成了。

但让冯大人不解的是:“大人他现在要如何与衙门同僚们解释呢?”

有人听见冯大人嘀咕,不满道:“大人,我们都在讨论乘法口诀之事,显然这件事就是大人示意谢六做的。

大人怎能为了平民百姓,损害我等的利益?这是对我们读书人的背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