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败给银子了(1 / 2)
李佑立在金家门廊下沉思良久,很是为自己不经意发现的新问题而苦恼。之前他为了有机会搜集钱财去逢迎天子而兴奋,却忘了盐运司干起这事比他更在行…如果比试筹集银两,他根本不可能比得过盐运司。扬州城里大多数银子都在三百盐商手中,而大多数盐商的命脉都捏在盐运司手中。即使几个巨商各有势力,但也与盐运司利益一致。所以关键时刻盐商绝对要看盐运司的眼色行事,这方面他怎么威逼利诱也争取不到的。
想来想去,与盐运司比银子确实是个无解难题,如何算计也不可能让盐商放弃盐运司捧他李佑的场,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不过也幸亏经过种种手段施展,从灭杜家掺沙子到围攻盐运司挑拨离间,从展示背景到许诺选秀,恩威并施之下渐渐将金百万这个老江湖潜移默化了,不至于毫无臂助。
又想起何家受了盐运司委托大办诗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继续打击“前途无望”的自己的气势罢。在扬州城做事,即使不关盐事,但这盐运司终究还是绕不过去啊。
自己在扬州城这样折腾,那丁运使也是个聪明人物,肯定对自己的终极目的已经有所怀疑和猜测了。盐运司从各方面要与自己别苗头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如今还是丁运使所认为的“良机”。
李佑在心中默默的进行对比,目前他的最大优势只在时间差上面。无论提早知道天子南巡的消息,还是盐运司无巧不成书的误判局势,都造成了盐运司的反应步步落后一拍。但这个优势也只能维持十几天而已,想做在这上面文章就必须要抓紧时间了…次曰,扬州城里又爆出一桩惊天消息!很惊天的消息!不过自从李辅世公官扬州以来,惊天消息这个词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
每隔几天就能爆一条耸人听闻的惊天消息,这个频率早把全城看客的八卦之心锻炼到麻木了。好在各种惊天消息种类繁多,花样百出,才不使人感到无趣,保持住了平稳而不下滑的订阅数,不,是收听数。
而这次,还是不一样,又出了新花样——朝廷钦差、天子族兄朱大人和本城李大人在公馆亲切接见了盐业的杰出代表、在册纲商金百万,并对他进行了勉励和嘉许。
究其原因,是那金百万想天子之所想,急天子之所急,慷慨解囊,捐输巨款赞助天子南巡。
关键词,天子南巡。
如果说百姓只是听个热闹,曰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而且说不定会被抓差遭殃,那全城排名前列的富豪们便真真正正轰动起来了。
大明皇帝自从搬家到现今的京师后,三百年也难得有一两次南巡,难道这辈子有幸能遇到一次了?
明知这是故意放出的消息,但大户富豪们还是不可抑制的轰动了,至少这消息不会是假的,不会是流言,钦差和李佑没有胆量捏造这种事。而且多半是那钦差肩负责任,所以故意放出风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国朝富商巨贾的生意大到了一定层次,比如说扬州排名前二三十的盐业纲商这个档次,最担心的就不再是赚不到银子,而是唯恐“报国”无门。
甲申之后兴盛起来的这批盐业巨富毕竟远在扬州,距离京师毕竟太远,距离九重之上的天子更远。若报国有门,出现了机会能够直接给皇家送礼的路子,当然是机不可失。
大明天子南巡,说是百年难遇也不为过。若不是今年祖陵险些崩陷于洪水,天子必须要南巡谒祖谢罪,那些只想将天子关在紫禁城的文官实在没有道理阻拦,南方人只怕几辈子也遇不到一次天子南巡。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下个店了,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居然让金百万消息灵通把了头筹,有个好女婿真是羡慕不来的。但有头筹就有次筹三筹,金百万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全部包圆。
或许要担心巨富沈万三炫富被灭掉的例子在先,但是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早不是百废俱兴极度压制商人的太祖时代了。朝廷也食人间烟火,也是需要银子办事的。
再说扬州盐商与沈万三不一样,他们不是守着金山坐吃山空、于国于民别无用处的巨富。他们每年上缴给朝廷数百万盐课,是朝廷的最大单项现银收入,在朝中也有支持的势力,朝廷不大可能杀鸡取卵的制造恐慌。
君不见,李大人和金百万两个都是绝顶的精明人,他们难道会办傻事?肯定其中有好处,所以才抢在前面啊。
凭借世代窝本,盐业银子是赚不完的,总要有些能使人安心的去向才好。假如说,有天子赐个牌匾挂在门上,那李佑还敢无缘无故破门抓人吗?还敢吗!?
当夜便有个眼明腿快的大盐商,名唤徐昌瑞的,偷偷潜入县公馆对朱放鹤先生许以重金。
但他却被钦差大人劈头盖脸的乱棒打了出来,此后朱钦差又离开了扬州城中,去北郊瘦西湖游乐玩水了。
此事一时在盐商圈中传为笑谈,纷纷嘲弄徐员外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你一个商人直接找钦差送钱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表现出皇帝找你这个商人乞讨银子么?越是大的人物越是在意这层脸面功夫的,钦差主动离城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
此时当然应该是静静等着衙门召唤,然后“主动”捐输,衙门官员再具名上奏,这才为双赢的正理。
果然在十一月十五曰清晨,盐业纲商中窝本最多的前三十家除了金百万之外,都收到了传票,命他们于十六曰到江都县县衙议事。
很明显,这是李大人发来的牌票。同样也很明显,这是李大人勒索了自家老丈人后,犹嫌不足,打算迫不及待的继续勒索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