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58节(1 / 2)

加入书签

是申公豹苦修时,在山中深谷偶然相交的散修。

来者皆是客,修为高低无所谓,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就行,这时代没什么比仙人之口传讯更快了。

子受先按照以往的说辞,随便说了些场面话,之后便邀请群仙看戏。

子衍领衔出演的戏曲,正是孟姜女哭长城。

这出戏是子受亲自编的,美化他人丑化自己,是他的一向作风,剩下的几处戏都交给师延编写,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孟姜女代表着那北上的百人妇团,虽然那些妇女现在活的一个比一个好,甚至乐不思朝歌,留在了北疆,但戏说可以胡说,做一些戏剧化改编,是正常合理的。

孟姜女哭长城与麦云刺纣王一样,分为三幕。

第一幕是孟姜女寻夫,重点突出了孟姜女的贤良淑德以及君王无道,丈夫在家中苦读,竟突然被官兵抓走,强行送去北方修长城,孟姜女连夜为丈夫赶做寒衣,决定排除万难北上寻夫。

一路艰辛,不足为外人道,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没逢深夜,只能躲在破庙,对着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瑟瑟发抖。

第二幕,就是哭倒长城。

孟姜女脚上都起了血疙瘩,终于来到长城,却没找着丈夫,打听之下发现丈夫早就累饿而死,甚至尸首都找不到。

因为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尸首都填到了长城里头,孟姜女就哭,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感动了天神,神力之下,长城像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

孟姜女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守着丈夫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第三幕,就更过分了,讲的是路过的纣王看中了孟姜女美色,想纳为妃子。

孟姜女以三件事为要挟,立碑、送葬以及游海,安葬了亡夫后,趁着游海的时候,大喊纣王昏庸无道,害死我夫,又来害我,最后跳海自尽。

当然,这些都是为了摘星楼宴饮特意编排的特别版,普通的孟姜女哭长城并没有这么夸张,这故事太具有扇动力,得稍稍克制一点,不然压根通不过群臣审核。

孟姜女也是所有戏曲里最受欢迎的一个,子受遣尤浑去看过效果,凡是看了戏的百姓,无一例外全都被感动的痛哭流涕,有的还当场破口大骂。

这样一出加强版的孟姜女,必然能给仙人们一个先入为主的糟糕印象。

群臣面色阴沉,这是整的哪一出?

早前演的普通版孟姜女他们都看过,虽然有些不敬,但出发点是好的。

毕竟孟姜女的故事在纣王治下没有发生,却在其他诸侯领地中有过类似情节,那些被抓去当奴隶的、被当做人牲祭品的,甚至比孟姜女的故事更悲痛曲折。

孟姜女的戏曲是在对统治者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戏曲不分国界,故事很容易流传到诸侯领地中。

而那些诸侯领地中的百姓们听了戏,了解了故事,便会有感同身受,进而让有过暴行的诸侯失去民心。

这些,大臣们都懂。

可问题是,这次摘星楼上的加强版孟姜女哭长城有些过分了,戏里戏外都是在诋毁君王。

陛下莫不是失心疯了?自己骂自己?还是当着众多仙人的面?

这不是明摆着让这次宴席不欢而散吗!

戏曲结束,席间的美味佳肴,忽然就没那么香了。

赵公明有些尴尬,他很想说纣王其实是个爱民如子的明君,这只是虚构的戏曲。

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罗宣有些懵,这就是他想蹭功德的君王?

有这种君王,只怕得染上一身因果业力吧!

“拿上来!”

子受开始他的表演。

寺人推来一个小车,车上载有无数木雕。

“国师,这些木雕是哪位神灵?”

申公豹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前些日子下发给百姓们祭拜的天神木雕吗?!

那个时候,朝中文武还都以为纣王在西岐的压力下,决定提倡祭天从而示好诸侯呢!

却没有想到,木雕被收回,又送到了摘星楼。

申公豹有些为难的道:“陛下,这些木雕,统称天神。”

“天神?他们有何功劳?”

群臣:“……”

没人说得上话,破木雕能有什么功劳?

“你们不知,朕便来告诉你们。”

子受拿起一个木雕,道:“城南卖油老翁为女求姻缘,祭祀天神,无果,其女年逾五十,依旧呆在闺中,无颜见人。”

随即,将木雕狠狠砸在地上:“这位天神无功受禄。”

子受又拿起一个木雕,道:“城北卖菜老妇家中幼子患病,祭祀天神,无果,三日后再祭,无果,幼子依然重病。”

随即,他用力一捏,将木雕捏为粉尘:“这位天神白白接受百姓祭祀,两次,其罪当诛。”

子受再拿起一个木雕,道:“城西有一人自西岐逃难而来,祭祀天神,乞求能找到失散的妻儿,八日后发现妻子、女儿均被羌人掠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