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跳高新技术 背越式诞生(2 / 2)

加入书签

杰西-欧文斯虽然没有报名跳远你项目,但是他在跳远运动上还是很有天赋的。杰西-欧文斯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跳高,然后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跳过了1米85,根据后世的田径运动员标准,能跳过1米83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十六岁就能够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即便放在未来也是很有天赋的选手。

此时的杰西-欧文斯和拉尔夫-梅特卡夫都不知道,陈强已经报名了跳远的比赛。

柏林奥运会上,有四十多名选手参加了跳远的比赛,其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运动员不是非常突出的话,基本上是无人知道的。所以这四十多位选手当中,除了几个知名运动员之外,其他人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都只是无名之辈。

按说以陈强的名气,他参加跳高项目的比赛应该被广泛报道才对,但这一届奥运会的主办方的是德国,而陈强又是个中国人。以当时德国的环境,报纸上怎么可能去宣传一个有色人种!

于是陈强报名跳高、铁饼以及110米栏的消息,在欧洲知道的人几乎为零。只有那些参加跳远比赛的运动员,在拿到参赛选手名单后,才会在名单上看到陈强的名字。

跳高项目上,中国队除了有陈强参赛之外,还派上了一位吴必显的选手。吴必显是天津人,历史上的吴必显曾经是新中国前跳高全国纪录的保持者,成绩是1米87,未来他成为了一个商人,并且创建了美国中华体育联谊会。

上一届的洛杉矶奥运会,一共只有14位运动员参加跳高的比赛,所以当时没有举行资格赛,一场定输赢。而如今的柏林奥运会,一共有41位选手参加跳高比赛,所以要先举行一个资格赛,淘汰掉部分选手。

资格赛分为两组,吴必显被分在了第一组,而陈强被分在了第二组。

资格赛的晋级规则也很简单,从1米60开始起跳,然后跳1米70和1米80的高度,最后跳1米85,只要是能够跳过1米85,便可以晋级到下午的决赛当中。也就是说晋级门槛已经摆在那里了,这次晋级之旅,运动员之间不存在竞争,全看自己的本事。

资格赛第一组的21位选手先行进行比赛,他们来到了运动员等候区,然后依次上场。

第一个高度是1米60,对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这个高度很简单,有好多位有实力的选手,直接选择pass掉这个高度。

三十年代的跳高规则和后世不同。后世的跳高比赛中,同一个高度上每人有三次试跳机会,跳过以后可以进入到下个高度,前两次跳不过也可以直接选择pass。而如果选择pass的话,那么下一次试跳的次数,是用3减去你本次试跳的次数。

举一个例子,比如某位运动员没有去试跳1米70而是直接选择了pass,那么到了1米80的高度,他就有三次试跳机会。

而如果这位运动员在1米70的时候跳了一次,但是没有跳过,他可以继续试跳1米70,也可以直接pass掉1米70,去跳1米80,但是当他跳1米80的时候,就只剩下两次试跳机会,因为在1米70的时候已经用过一次机会了。如果他能够跳过1米80,那么他下一个高度试跳又会变成三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