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勋戚相邀约(1 / 1)
由登封往北,再到偃师往西,便是前往东都洛阳的通衢大道。这条官道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历代,一直都勤加整修,再加上唐高宗和武后都曾先后封禅嵩山,因而路途平坦车马畅通无阻,最适合出行。
这天晚上在偃师旅舍休息,店主因家中妻子喜得麟儿,极其高兴地请了上下住客一顿酒,杜士仪对那浊酒兴致不高,卢鸿年纪大了,也不过浅尝辄止而已,可不少个性豪爽的客人却是痛喝一气。一晚上十几个客人喝了五六斗酒,酒酣之际,一个个半醉男人彼此相携载歌载舞,半醉的卢望之硬按着杜士仪弹了一曲他如今已经练得极其纯熟的《乐游原》作为伴奏,那热闹的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尽管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无论卢鸿还是杜士仪卢望之,经过这一夜,心情都为之改观。
次日一大清早,他们便启程出发,从偃师到洛阳不到八十里,一行人一大早上路,直到将近傍晚时分,方才遥见洛阳城。尽管记忆中对洛阳是如何一座雄城依稀有些印象,甚至还记得洛阳墙高九仭,隍深五丈,可毕竟和此刻这番目睹有些差别。当官道尽头那座城池由远及近,几乎完全占据了整个眼帘,继而更随着越行越近,最终抵达建春门的时候,他抬头看着那绵延看不见边际,高耸威严的洛阳外郭城,终于忍不住为之叹服。
这便是和长安齐名的东都洛阳!
建春门有左中右三门道,每门道约摸二丈许,全都是青石铺地。一行人不过在高大的建春门门楼下稍一停顿,立时便有两个军士迎了上来。扫了一眼那当先的牛车,其中一个较为老成的军士制止了要上前盘查的同伴,客客气气的开口问道:“车中是永丰坊崔氏家人?”
杜士仪少不得徐徐策马上前说道:“我等从登封来,牛车是永丰坊崔十一郎出借。”
刚刚看到车厢上头的崔氏表记,此刻却得知不是崔氏的人,那军士眉头微微一皱,这才正色问道:“那可有公验路证,或是州给过所?”
登封县隶属河南府,申请公验或是过所要到河南府所在的洛阳,这便相当于来回跑了两趟。因而,杜士仪便含笑说道:“因日程仓促,未及到州府报备。然有天子征书一道,可供勘验。”
那老成军士听到这些人居然未及到官府报备,即便乘的是永丰坊崔氏的车,那也决计不能轻易放行,原本面色一沉,可听到天子征书,他立时倒吸一口凉气,慌忙行礼说道:“不知是圣人所征贤士,多有怠慢!还请稍候,今日是我左领军卫戍守建春门,某这便去回禀队正!”
那老成军士行礼之后就一溜烟转身跑了,剩下的一个则是吆喝指引了后头等着入城的人绕道而行,又上前请他们移步往最右边的门道。等到了那右门道一边的空地等候时,杜士仪这才发现,此门道的青石路上设有四道车辙沟槽,可供两车同时进城,而再看最左边的那门道却出城车马不绝,而中间的门则仅供行人进出,竟是进进出出秩序井然。不消一会儿,一个身穿战袄的军官便随着此前那个老成军士大步走了出来。只见他须发微卷,身材高大壮硕,仿佛有些塞外胡人血统。
“既是登封来人,可是嵩山大隐卢公到了?”
这军官显然消息灵通,一上前便客客气气问了一句,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又见牛车车帘打起,内中确实坐着一个半百老翁,他少不得又上前数步见礼,恭敬地请了天子征书仔细查看,这才双手奉还,因笑道:“去岁太子中允李公由建春门回东都的时候,就曾经提过此事,请戍守城门的各卫留意,这日久天长,大家都快忘了,没想到卢公真的到了,某还真是有幸!如今距离闭门鼓擂响所剩时间无多,卢公想来久未至东都,今日礼部投书恐有不及,既是所乘永丰坊崔氏的车,不如某带路前往永丰坊赵国公第?”
卢鸿微微踌躇,随即便摇了摇头道:“如今已经天色不早,再去搅扰别家未免不便。我记得南市西劝善坊东北隅,有旅舍颇为清幽,就在那投宿一晚,明日再去礼部。如此一来,宵禁前便可进坊门,不虞犯了夜禁。”
那军官也不过提一句,卢鸿既然有主意,他便不再坚持。他领着众人从右门道进了城,招来一个军士令牵来马,随即便上马在前头作为先导。
建春门大街乃是贯穿洛阳东西的大街,南北宽七十五步,两边绿树成荫,中央御道供天子车驾出行,两旁则是车马所行的驰道,再两侧便是百姓行路的步道。如今天色已晚,杜士仪但只见街头行人车马寥寥,多半都是行色匆匆,显然也都想赶在夜禁之前回家。可巧的是,当那军官把他们送到劝善坊坊门处时,就只听暮色之中传来了一声鼓响。随着这一声,就只听更多的鼓声一块加入了进来,显见是各条大街鼓楼上的闭门鼓全都同时敲响。
与坊中武侯明言卢鸿乃是天子下诏所征的贤士,那军官便立时告辞离去,杜士仪询问名讳时他本不肯留,只道是顺手之劳,禁不住再三追问,这才笑言是左领军卫队正康庭兰。杜士仪想到崔韪之所赠那些登封土产,当即灵机一动,却是包了一些酸枣让其带了回去,果然让那康庭兰喜笑颜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