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第二百五十二节 清君4(2 / 2)

加入书签

扬州是因为晏湲在这里当了很多年知州,但晏湲调走之后,朝廷后来调过来的官员,又开始影响扬州的商业氛围,导致扬州许多大作坊纷纷迁往山东,因为他们死板的限制,不允许那些已经发展的很大的铁匠作坊生产武器,哪怕他们的武器不但比朝廷匠作监的更好,而且更便宜也不行。

要不是晏孝广和晏湲在上头罩着,扬州官府甚至打算废除扬州的粮票、盐票制度,开始在扬州发行钱引。

江北目前的经济,跟东藩连为一体,最大的原因就是,货币是统一的。扬州的盐票、粮票在东藩境内也能使用,在江藩境内也能流通。而且因为当年吕颐浩借款的原因,长江以北的盐票、粮票是可以用来纳税的,等于江北官府用税收信用注入了这些票据。一旦废除,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杜绝江北货币体系崩溃,李慢侯才希望将整个江北都纳入东藩府体制。

秦桧据理力争,最后同意将海州、淮阳军等东藩旧地重新归还给李慢侯;同时允许东藩在河北施政。但河南到长江,朝廷就该归朝廷,藩镇的就该归藩镇。不过秦桧保证,不会动江北行政,继续允许藩票在这里流通。李慢侯则坚持要这里的施政权,承诺该给朝廷的上供不会短缺。最后双方协定,江北设一个留守,可以让东藩决定人选,但人必须朝廷派人。

李慢侯同意朝廷在江北设留守,统管江北非藩镇区域的政权,但却提出,江北势力也应该对朝廷宰相拥有决定权。可以不任命,但江北藩镇不同意,朝廷宰相的任命就不能成立。秦桧据此跟李慢侯争辩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最后不得不表示,得皇帝圣断。

谈了一个月,将各种事务谈妥之后,秦桧使团渡江南下,向赵构汇报。这些条目,都需要赵构同意。

很显然这样的条款,又在设在明州的赵构行宫里发生了一番激烈争论,尤其是江北藩镇竟然要干预朝廷宰相任免的要求,这让朝臣们争吵不休。尤其是各地军队开始集结在临安,主战派官员开始要求平叛。认为东藩谋反,朝廷不平叛,根本说不过去。

秦桧则质问,如果平叛失败,朝廷该如何,陛下该如何?主战派声言,国君死社稷,否则国将不国。

赵构接见了前往扬州的韩世忠,问东藩军队如何,韩世忠表示,官军无一可当。要是韩家军和岳家军健全,或可一战。杨沂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而且杨沂中带到山东的部队,两万人只回来了五千人,其他都被东藩给抓了,状告说这些人抢掠民财,荼毒百姓,给卖到燕云挖矿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