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落雪 第43节(2 / 2)

加入书签

苏绾绾:“那我再与你说一事。”

“好。”

苏绾绾:“上回西丹国使者来访,我走了许久的神,你问我是不是在思虑襄王之事,我说了‘是’。”

“嗯。”郁行安将擦拭完的帕子放到案上。

苏绾绾:“我当时确实在思虑襄王之事,却并非在思虑襄王。”

郁行安指尖微顿。

不是在思虑襄王,那便是在思虑他。

苏绾绾:“我当时思虑着……倘若襄王事成,你当如何自处。”

“是吗?”郁行安嗓音很低,“你当时为何不说?”

“因为你我的距离太近了。”

“嗯?”

苏绾绾:“距离那样近,我以为你要做什么旁的事……结果你什么也没做,只是帮我扶了一下发簪,我一时更不知如何作答了。”

郁行安轻轻地笑,他按着额头,一时笑个不停。

“苏三娘,抱歉。”他停了停,说道,“我不会做让你不喜之事。”

窗外的云层薄而远,院中设了一清澈小溪,溪水潺潺流过。

苏绾绾看了他半晌:“我曾听过这种话。”

“在何处?”

苏绾绾:“在我阿娘和父亲的院子里。”

郁行安一时心念飞转,又见她仰头凝望着他:“郁二郎,你说话会算话吗?”

郁行安心中产生诸多猜测。他并没有多问,而是望着她的眼睛,对她道:“嗯,算话的。”

日薄崦嵫之时,郁行安将苏绾绾送回家。她坐马车,他骑马跟随在侧。

半路上,苏绾绾撩开车帘,说他很香,要他拆下帕头,戴到她头上。

郁行安道:“不可,你戴着它走一路,酒醒后会懊恼的。”

苏绾绾:“你莫不是不舍得吧?”

郁行安无言,最后让马车稍停,他让小厮去买了一个新的帕头,他换上,将自己原先的帕头递给她:“莫戴上了,你让侍女收好。”

苏绾绾眉开眼笑地照做。

真奇怪。郁行安心想,明知是醉话,他却总是当真,只为瞧她开颜。

马车停下,他目送着苏绾绾进苏府,回了郁家宅邸,小厮送上来一封信。

是河西道郁家家主送来的信。

郁家家主名为郁轩临,是郁行安伯父。郁行安的父亲临终前,曾将郁行安托付给他照顾。

郁行安拿着信,入书房,拆开。

信有两页,前面问候了他和郁四娘,又叮嘱他戒骄戒躁,功成不居。信的末尾,说道:我听闻你欲定亲事,心中甚慰,然苏家女并非良配,望你三思。

郁行安蹙眉,往下看去,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苏绾绾作的一篇议论时事的文章。

时下才女受人称赞,苏绾绾虽然不以才女自居,平日也大多关心算学之事,但也有几篇作品从闺阁中流出。

郁行安在夜间辗转反侧之时,也曾经起身,秉烛读过她的文章。他读的是市面上流传的抄本。

郁行安闭眼,很快回忆起苏绾绾在这篇文章中的每一句议论。

她议论的是槊州的丁娘子。

丁娘子嫁了人,夫君却去世了。时下,寡妇一般三年之内就再嫁了,丁娘子却决定为夫守节,不见外男。

有一日,槊州发了大水,所有人都往外跑,丁娘子问侍女:“外面可有郎君?”

侍女出去看,回来道:“水大,人人都在跑,自然有许多娘子与郎君。”

丁娘子就不走了,她说不能让其他家的郎君看见她的面容。侍女就找来帏帽,丁娘子说帷帽只能遮住头脸,遮不住身躯。

侍女只好去找幂篱,可惜幂篱被水冲走,丁娘子不愿离开屋内。洪水冲过来,丁娘子竟然就这样被活活淹死了。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一些大儒赞叹不已:“丁娘子贞烈,可比贞姜!说不定丁娘子正是受了贞姜的启示!她那个侍女却不够忠义,最后竟撇下丁娘子,独自跑了。”

他们有为丁娘子写诗的,也有作赋的,将丁娘子比作教化世人的楷模。一时之间,宣称要为夫守节的娘子们又多了不少。

苏绾绾在文章中批判那些大儒,又写:《贞顺传》害人不浅,那个侍女倒还知晓性命可贵。,

她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世人不可效仿,一味重贞烈,忘孝义,轻性命。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小厮进来点了灯。郁行安望着摇曳的烛火,沉默良久,提笔写了回信。

他在信首回应了郁轩临的问候,又道定然戒躁戒躁。

信末,他写道:苏小娘子的文章甚好,不蔓不枝,字字珠玉,侄儿读过,爱不忍释。侄儿再三思虑,已以苏家小娘子为此生良人,望伯父勿责怪于她,以免影响合家之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