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52节(2 / 2)
唐书仪也笑着拉住杨大夫人,“她小孩子家家的,无需那么多礼。”
杨大夫人满眼欣赏地看了萧玉珠几眼,又跟唐书仪说:“您真是会教导孩子。”
唐书仪笑着谦虚,然后一起进府。那边萧淮和萧玉宸跟着杨大爷一起进了府。
第303章 就动手除之吧
杨太师官居一品,府邸自然很大。唐书仪和萧玉珠坐上杨府早就准备好的小轿,跟着杨大夫人一起进府。杨大夫人是个很善谈的人,一路上给唐书仪和萧玉珠讲着府里的景致,她说话又很是风趣,不知不觉就到了后院。
唐书仪带着萧玉珠要给杨老夫人行晚辈礼,杨老夫人连忙亲手扶上两人,“我老婆子在这里没那么多礼数。”
她是一品诰命夫人,唐书仪也是,更别说萧玉珠是县主的身份。她即使年龄大些也不会很坦然的接受两个人行礼。
“哎哟,县主可真真是个可人儿。”杨老夫人拉着萧玉珠上上下下的看,然后又跟唐书仪说:“你是个会养孩子的。”
唐书仪笑着谦虚,“在家里也是淘气的很。”
杨老夫人拉着萧玉珠坐在自己身边,一副十分喜欢她的样子。她和杨大夫人都对玉珠太过热情,唐书仪忍不住提了两分的心。
寒暄了一会儿,萧玉珠就和杨家的几位小姐去玩儿了,唐书仪继续跟杨老夫人聊天。过了一会儿,杨老夫人问:“康乐县主今年几岁了?”
唐书仪笑着回:“过了年就十一了。”
“真是个好孩子,以后定然会有大造化。”杨老夫人道。
“什么造化不造化的,一生平平顺顺的就好。”唐书仪猜到她可能要说煤,只是不知道是谁。而杨老夫人却没有再说,过了一会儿客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唐书仪带着萧玉珠入席。
她与唐大夫人和唐二夫人坐在一起,唐书仪最终忍不住好奇,低声问唐大夫人,“杨太师和四皇子有什么关系?”
“你是奇怪杨太师为何站四皇子?”唐大夫人问。
见唐书仪点头,唐大夫人道:“我也好奇着呢。四皇子的母妃袁妃出身普通,以前也就是五品官。还是她生了四皇子后,袁家才有些起色,不过现在袁家官位最高的,也只是三品。且原来袁家和杨家并没有交集。”
唐书仪的眉头微微皱了下,这边唐大夫人又道:“不过近段时间,杨家很能折腾。前段时间,还到我们府里探话,让他们家的次子娶我们安乐。哼,他们可真是敢想。一个三品官竟然想要跟我们联姻。以为他们家出了个皇子外孙,就了不得了。”
“二嫂要气死了吧?”唐书仪心里也生气的很,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家。
"可不是,气的她一天没吃饭。"唐大夫人叹气,“她这几天一直在愁安乐的亲事,正头疼着呢。”
唐书仪也叹气,唐二夫人挑女婿的条件太过苛刻,样貌、出身、学识、品性都要好,还要心悦唐安乐,这样的人哪里找?
但身为人母,唐书仪能理解他的心情。女儿嫁到别人家后,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守着看着,就想找个处处好的,保证女儿未来能过得好。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宴会结束后,唐书仪带着萧玉宸和萧淮在大门口会和,然后一起回家。萧淮和唐书仪一起回了世安苑,坐下后唐书仪道:
“今日杨老夫人和杨大夫人对玉珠都过于热情,杨老夫人还说玉珠是有大造化的,杨家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想……”
唐书仪想到一种可能,火气噌的一下就窜到了脑门,“那四皇子得有十八九岁了吧?虽然还没有正妃,听说侧妃就有两个,这样的东西竟然敢肖想我的女儿。”
她对皇家可是一点敬畏心都没有,骂四皇子是个东西已经是好的了,至少没有骂他不是东西。
萧淮倒了杯茶放到她手边,“你放心,他们不会得逞。”
但唐书仪怎么会放心,她看着萧淮,压低声音很认真的说:“若是皇帝给玉珠和四皇子赐婚,国公爷敢不敢造反?”
不得不说,萧淮给了唐书仪很大的底气。若是萧淮没有回来,皇帝作出伤害三个孩子的事情,她估计只能在背后搅风搅雨。但萧淮回来了,她就有底气造反了。
萧淮见她随口就说出造反的话,有些想笑,但见她这么认真,只能压下要笑的表情,也很认真的说:“我自然一切听夫人的。”
唐书仪:“………”
好吧,无论如何是答应了。
“当然,造反是下下策。”唐书仪又道:“既然猜到了他们的想法,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是。”
萧淮点头:“四皇子和袁家都不足为惧,现在关键是杨太师。”
“杨太师为何站四皇子?”唐书仪再次疑惑的问。
萧淮摇头,“我已经让人调查了,但现在还没有结果。”
唐书仪想了想,“杨太师内院如何啊?”
萧淮一愣,他之前怎么就没有往男女关系上去查呢。
“杨太师只有一个发妻。”他道。
“看来杨太师和杨老夫人很是恩爱啊!”唐书仪道。
萧淮摇头,“非也,据说多年前,杨太师差点跟杨老夫人和离。”
唐书仪惊讶,“为什么啊?”
“不清楚,我让人朝这个方向查一查,说不定会有惊喜。”萧淮道。
唐书仪靠在椅背上,透过窗子看向外边,嘴里说:“玉珠是女子,与玉宸玉铭不同。他们两个是把媳妇娶到家,若是这媳妇是通情达理的,我们诚心相待就是。若她是个胡搅蛮缠,不通情理的,我也自然有办法收拾她。
但玉珠未来是嫁到别人家,所以对于男方的出身、人品、府内是否和睦等等,都要一一考察。她的亲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唐书仪现在是真的理解唐二夫人的心情了,那些所谓的挑剔苛刻,都是因为对孩子的担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