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记面馆 第40节(2 / 2)
堰塘边上围着交头接耳的妇女和叽叽喳喳的孩子,男人们把厚衣服脱下来放在岸边,挽着裤腿站在堰塘的黑泥里,一人挽着一个水桶,大的用手捉,小的直接用瓢舀。
离堰塘不远处的空地上摆着几大口秧盆,男人们装满一个水桶提到岸边,就有妇女们抢着上前把水桶提到空地上,把水桶里的鱼倒进秧盆里,再把桶提回去还给男人。
严锋把三轮车停在路边,带着李瓶,迎着村里人打量的目光快步走过去,在人群中找到老李头。
老李头正跟几个老头凑在一处看捉鱼,严锋摸出烟来,一人请了一根,又一一给人点上。
老李头给几人互相介绍了,他给严家找的几位卖主就是身边的这几个老头。因为儿女都在城里上班,也看不上村里分的这点鱼,懒得跑回来一趟。老人自己也吃不完,就想着卖掉一些。
同一个村的家家户户都分鱼,肯定没人买,只能找找镇上的人。老李头是个热心肠,主动把这个事儿揽了下来,这就找上了张淑蓉和严锋。
“锋哥,锋哥,你快过来看。”李瓶蹲在岸边,手指着堰塘的一处招呼严锋。
严锋挨着她蹲下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除了鱼什么都没看到。
“什么呀?”
李瓶兴奋的喊:“田螺啊,你看,好多!”
严锋定睛看去,果然看见一个小泥潭里挨挨挤挤满是蠕动的田螺,个顶个的肥硕。
李瓶小声道:“锋哥,我都没看见有人捡田螺,是不是没人要啊?要不我下去捡点回去,咱们做炒田螺吃?”
严锋凉凉的看她一眼:“你听过道旁苦李的故事么?”
李瓶没听明白:“什……什么?”
严锋解释道:“人家一个七岁的孩子都知道,路边的李子没人摘,是因为李子不甜。你这么大个人了,不明白这个道理么?”
李瓶还真没听过这个故事,但后面这句大白话她还是听明白了。
“明……明白啊,可是……”
第181章 第181碗面
“别可是了,”严锋打断她,“这东西吃塘泥长大的,味道腥臭不说,养多久都养不净它体内的泥。我们这都是捡来喂鸭子,没人吃的。”
小时候严锋听别的小伙伴说能吃,就去捡了一大篓子回来,非要张淑蓉做给他吃。
回家后拿清水和菜籽油养着,换了无数次水,还糟践了好多油。最后用泡椒泡姜炒出来一吃,切切嚓嚓,跟嚼沙子似的。
严锋吃不下去,严世林和张淑蓉也不吃,最后只能倒掉。
其实李瓶根本没有吃过田螺肉,她小时候老听她奶奶讲一个吃田螺肉的故事。说一家兄弟俩在饭桌上抢田螺肉,哥哥忙着把田螺肉从菜碗里扒拉到自己碗里,扒拉半天发现夹到自己碗里的田螺肉全没了,都被弟弟夹走了。他从菜碗里扒拉,弟弟就直接从他碗里扒拉。
李瓶不明白为什么奶奶总是讲这个故事,但听得多了,她就觉得这田螺肉肯定很好吃,不然为什么两兄弟要抢这么凶?
她也想尝尝田螺肉,就说去田里捡一点回家炒着吃。
话还没说完就被她爸骂了:“家里有多少油给你糟蹋?这么多饭不够你吃,还要吃田螺肉!龙肝凤胆你吃不吃?”
李瓶再也不敢提想吃田螺肉,现在看到堰塘里这么多田螺,才又动了这心思。
不过现在听严锋这么一说,她也歇了这个心思。
严锋又提点道:“还有啊,不准下堰塘去,你就站在岸边看就行。天儿冷,冻腿,别整感冒了,听见没?”
李瓶忙不迭的点头,表示自己一定听话。
男人们忙活了一上午,才把堰塘里的鱼捡完。只留下了大个的和中个的,小的又放回了塘里,准备养大了再捞。
接着就是分鱼了,算了鱼的总量,再按户头分。卖鱼的几家留了几条自己吃的,剩余的全部卖给了严锋。
其他有几户人家见严锋买鱼,赶忙过来问他还要不要大鱼,自家人少,分到的几条大鱼根本吃不完。
做腌鱼就是要鱼大才行,这样晒过之后的鱼肉才不至于只剩一层皮。严锋又挑了几条大的买了,一起扔进铁皮桶里。
李瓶坐在三轮车的车斗里,看着几大桶鱼,高兴的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捏捏那个。
把鱼运到家后,张淑蓉围了过来,看着摆在阶沿上的几大桶鱼,忍不住道:“我滴个乖乖,我让你多买点,可没让你买这么多啊!咱们就三个人,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严锋满不在乎道:“慢慢吃嘛,腌鱼又不会坏,这种机会难得碰到。”
张淑蓉想一想也是,就没再多唠叨。
严锋拿了两个大铁盆出来摆在阶沿上,他负责刮鳞、杀鱼。李瓶给她打下手,负责抠腮、清理内脏和冲洗血水。张淑蓉再把清洗干净的鱼里里外外抹上盐,码在盆里腌制。
满大街的猫猫狗狗闻腥而来,围在李瓶身边,吃她丢给它们的鱼鳃鱼内脏。
鱼要腌制一晚上,让盐浸透全部的鱼肉。
第182章 第182碗面
第二天,严锋拿了一把铁制挂钩,一个个勾在鱼嘴上。严记面馆的右侧面有一块空地,放了两个三角支架,支架中间放着一根竹竿,竹竿上面挂着一条条腌制好的鱼。
这几天天气好,白天有太阳,傍晚的时候还有小风,最是适合晒腌鱼。
张淑蓉说:“等晒上几天,把鱼的水分晒个七八成干,就可以吃了。不管是红烧还是油炸,都好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