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9节(2 / 2)

加入书签

实在韩志勇是劣迹斑斑,令灯泡厂的很多人都咬牙切齿的,他被抓进去不知有多少人在暗自高兴呢。

做为处罚,厂里给韩家的正式工换成临时工。

齐淑珍想把临时工名额卖了,钱存着等志勇出来给他娶媳妇用。

孙桂玲却极力反对,说不能再让她家韩志刚一个人养家了,快要被累死了,反正工作卖了她也拿不到钱。

不让卖,齐淑珍只好去上班,她是想着上几年就让小莲接班,小莲有了工作,以后肯定能找个好婆家,到时候她可以多要一些彩礼……

第23章 不委屈

韩志勇被判刑还有家里的事, 韩小英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她检完票就上了车,没多久火车就徐徐开动了。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 看着窗外随着火车行驶而渐渐退后的刘秀娥,想着上车前她说的话。

让她以后好自为之, 五年内最好不要回定城, 她当时点头答应了,这本来就是商量好的,况且短时间内她也不想回来。

刘秀娥最后还塞给她一包吃的东西,让她路上吃, 对她也算仁至义尽了。

反正比只会找她要钱的亲妈跟二哥是强多了。

零钱包是她来车站之前就准备好的,跟齐淑珍讨价还价半天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她根本就没想把钱给她。

因为钱一旦到了她妈齐淑珍手上,就等于到了她二哥手里。

她二哥有了钱不是吃喝就是去赌, 根本不干正事儿。

不过她终究是没能狠下心不管,还是给小莲留了五十块钱。

钱尽管不多,也差不多够家里两个月生活费了,到七月份, 她大哥就可以正常领工资了,以后家里的生活自然不用犯愁。

至于断绝关系, 她妈是在气头上说的, 韩小英倒是想信以为真, 可惜不行, 不过不行那也是以后的事,她已经离开定城了, 她妈再有气也撒不到她头上。

从定城到h省大概要两天两夜, 中途还要在阳城换一次车。

跟韩小英同批下乡的, 她一个也不认识,而且他们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生,感觉顶数她年龄小。

开始她独来独往的,直到第二天在阳城换车时,认识了一个川妹子周文静,这才有了伴儿。

她们一起到庆阳县已经是第三天上午了。

两人大包小裹的下了火车,又匆匆忙忙的跟着上了汽车。

老旧的汽车在盘山道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永安公社。

公社的干事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等他们下了车,数了人头对着名单,就开始往各个生产队分派。

跟前世一样,韩小英被分到宋家堡大队,跟她一起的还有周文静跟另外四个人。

宋家堡大队这次一共分到六个知青,三男三女,韩小英认识其中两个,

一个是女知青谭雅婷,人长得非常漂亮,小皮鞋连衣裙,看着不像下乡的,像是来郊游的。只是她前世分去了隔壁徐家洼子大队,不知道这次为什么变了。

还有一个男知青马卫国,他前世就是宋家堡大队的,不过这人人品可不咋地,特别爱占小便宜,还跟村子里的几个姑娘不清不楚的。

韩小英可是太知道他了,皆因前世没少听他的流言蜚语。

另外两个男知青郑家和跟李明伟,他们都是从京城来的,前世宋家堡并没有出现过这两个人,现在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都别愣着了,时间不早了,赶紧上车。”来接他们的人,是“老赶叔”。

老赶叔姓宋,五十多岁,是负责宋家堡生产队车马的,他皮肤黝黑脸上满是皱纹,腰间别着个旱烟袋,说起话来嗓门很大。

老赶叔大名叫什么,韩小英想不起来了,实在是村里人一直老赶叔老赶叔的叫着,从来不叫他的大名,时间长了就很少有人记得他大名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放好行李爬上马车,枣红大马在老赶叔的吆喝下,颠颠的跑了起来。

开始都很兴奋,毕竟都是第一次坐马车,一时有些稀奇。

等走到一半儿,各个都跟涝秧的茄子似的,打蔫儿了。

一是山路崎岖不平,马车上颠簸,都做了两三天火车了,身体本就疲倦,再一颠簸,骨头都要散架子了;二是再好的山村景色一直看也看腻了,加上初夏的阳光也很热,晒得人根本提不起精神来。

老赶叔挥着手里的鞭子,回头瞅了他们一眼,这城里孩子就是娇贵,这才颠簸几下就受不了。

回头上工怎么整?还不都得趴窝。这帮小知青,以后肯定有他们受苦的。

一行人到宋家堡大队时,已经晌午了。

黄土村道上除了几个打闹的孩童,并没有什么人,这个点儿大多数人都在家里歇晌呢,村里有些安静。

宋家堡座落在山脚下,远处可见的绵延几十里的青松翠柏就是脊背山,湾湾的小河由南向北,哗啦啦的流淌,一望无边的田野里,入目的满是新绿,勃勃生机。

老赶叔将他们送到知青点,有个女同志已经在门口等半天了。

她上前客气道:“你们总算到了,麻烦你了老赶叔。”

老赶叔摆摆手,牵着马缰绳调转车头去生产队还车了。

“同志们好,我是点长肖兰。”肖兰一头短发很是干练,皮肤是暴晒过后的小麦色。

她说话很爽利,“欢迎大家来到宋家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在男同志进左边屋,女同志跟我来。”

几句简短的介绍之后,她就把新来的知青领进了院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